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抢购食盐的一些思考

(2011-03-20 10:30:02)
标签:

杂谈

财经

分类: 时事评论

    日本地震与核危机现已趋于稳定,在这场自然灾害中,我们看到了日本民众的那种惊人的淡定和应付自然灾害的从容。朋友曾经打电话区东京,被告知一切正常。蓝猫在本周的新民周刊上看到,在东京最热销的是三样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手电筒。平日里手电筒售价每只折合人民币100元,现在折价卖20元,根本没有哄抬价格的想象,而远在千公里外的中国却出现了抢盐风暴,着实让人叹为观止。与其说日本民众的稳定心态和心理素质,不如说是民众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导致恐慌和谣言无法滋生并蔓延。

 

    蓝猫觉得,从抢盐事件中可以看到,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遏制了这个无厘头的炒作,此次措施及时值得称道。虽然平息了风暴,大家公认是由于民众的无知是源于恐慌,蓝猫却说非也,博友振九公说的好:“抢食盐有禁不止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公信力遭到质疑”。是啊,难道政府的公信力就不该受到受到质疑吗?从“蒜你狠”到“豆你玩”,从三聚氰胺到皮革奶,再从前期刚表明不加息,结果就立马半夜鸡叫,个人认为政府和民众之间存在着鸿沟。从三鹿奶粉事件以及类似事件的处理中可以看到,大多都草草收场。要是在日本,哪家企业或者商店作假,这个企业绝对会被罚的倾家荡产,饱受牢狱之灾,社会舆论也迫使企业主的子孙别想在这行当里混了。因此造假,作假的代价太大,不值得这样去冒险。在国内,要是国家能够严肃法纪,一查到底,实行持续严打,估计国内食品行业不会有那么多猫腻。

 

    蓝猫去过新加坡,在新加坡马路上,各种肤色的人都有,五颜六色的,这个城市相当干净,也相当安全,皮夹子插在牛仔裤的屁股兜里绝对没事,扔个包在草地上再转一圈回来仍然在。新加坡人守法的习惯,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都良好。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自于严明的法律,其关键就是二个方面,政府的廉洁和严明的法律,我国目前的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原因固然很多,但法律的威慑作用不够强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崇拜GDP之下,从上到下只看经济而不看其他的了,万事朝钱看。未来获得利润,可以不顾社会道德,可以丧尽天良,人的道德观念,人的理想等等都已经被逐渐淡化,脑子里只剩下钱了。照这样下去,也许会复辟笑贫不笑娼的时代,甚是可怕。

 

    比如说,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水污染了河流,有关部门获得举报,然后进行调查,最终进行了罚款处理,暂且排除以茅台、五粮液作为媒介的那种协商罚款。即便是几十万的罚款,但对于公司的利润来说影响并不会很大。要知道,破坏环境保护罪早在1997年就写入了刑法,到目前为止,很大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是靠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但有几个被判刑入狱的呢?

 

    纵观现在很多违规、违法的事情,大多以罚款来解决,且不去细究罚款的用途,罚款就能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了吗?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仅用罚款来解决某些问题,这无疑就是饮鸩止渴。关键就是犯罪的成本小获利大,就像上海马路上的小偷,前脚被抓进去,后脚就放出来,当然是照偷不误了。要是换一种手段,对于触犯法律者严惩不贷,要罚就罚的你倾家荡产,要判就判的你一辈子后悔,看看还会有谁再肆无忌惮。到那时,社会上还能出现三聚氰胺奶粉、双汇瘦肉精、地沟油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