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不会被套牢

(2010-02-10 10:54:18)
标签:

财经

股票

证券/理财

分类: 投资的一些知识

如何不会被套牢

 

发表于北京《大众理财顾问》杂志2010年第2期

 

    大盘在震荡的时候,个股涨跌不一,有的上涨,有的下跌。操作不慎,就会踩错节拍,获利难度较大,被套概率增加。

踏空被套只是转瞬间

    大盘震荡是多空双方发生分歧后产生的结果,有人看好后市要买入,有人看空后市急于抛出,于是伴随着成交量的增大,震荡由此便产生,这是股市中的常态。

    很多震荡是主力刻意制造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洗盘,但大盘略有上涨后,获利筹码逐渐增多,主力不想让那些获利者坐轿子,于是开始进行压盘杀跌,很多人获利盘会乘势入袋为安。主力的目的达到,于是大盘会完成震荡。2月5日那天盘中冲高回落收阴线,这就是一种强势震荡,很多获利筹码被洗了出来。

    有时个股已经有了很好的涨幅,从技术形态来看,短线指标已经高位钝化,随时有可能出现调整。调整如愿以偿的出现了,于是抛售,抛售后股价果然下跌,心中欣然。当想再等一下回补的时候,股票却已经完成了短期指标的修复,股价又继续上扬。假如要买必须要贴钱才能追高,于是便造成了出局者的踏空。

    很多震荡是难以忍受的,比如说你在10元买入一只股票,股价拉升到11元多,获利已经10%,短线指标已经处于高位,心想获利10%已经不错了,此时盘中出现了震荡,股价一下子被打到了10元附近,获利便没有了。如果不抛,那就无利可图,便抛出获得微利。如果选择等待,股价又继续下调,跌到了9元多,于是被套牢。然后股价开始反弹,又回到了10元上方,很多人会选择在解套后抛出,但是股价却会飙升,可能到12元,可能到15元。

    从很多个股中,可以看到很多的震荡形态,当一个股票拉升后,会出现跳水,获利的会认为头部到了,于是便出局观望,但是股价却会拔地而起,最厉害的就是股价在低开后直接打到跌停,然后从跌停拉升到涨停。这种机构的操盘风格极其彪悍,持有这种股票的人难免会心惊肉跳。

 

严格遵守纪律  设立止损位

    在了解了震荡的形态后,抓住短线机会也就是一种与庄共舞的操作手法,尽管难以把握,但是在不断的观察和实践中是可以逐渐掌握,避免被套牢。

 

1,密切关注成交量

    K线形态是可以骗人的,有时明明看到KDJ金叉了,可是一旦买入,股价随之会下跌,KDJ也会掉头死叉。所以要着重关注成交量的变化,K线是可以骗人的,可是成交量不会骗人,在目前没有做空机制的前提下,股价的上涨大多是要用量堆上去的。因此在关注K线形态的同时,把眼光放在成交量上,一旦放量,就立即跟进,成功的概率还是蛮大的。

 

2,分清底部和头部追涨

    如果某只股票在相对底部盘整了一段时间,就可以进行重点关注,一旦成交量增加,K线形态配合上涨,这时就可以进行追涨,获利应该不菲。但是要提醒的是,如果在现对高点,这种追涨就要谨慎。无论是阶段头部还是中级头部,大多都会伴随着放量,甚至会放出巨量,因此要加倍小心,这种追涨往往会被套。

 

3,技术指标做短线

    这种短线操作就是纯粹的技术操作,大多是利用60分钟指标来进行判断。通常利用的是KDJ、MACD和RSI等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当RSI尚处在低位,MACD上穿0轴或者金叉,KDJ走势健康时,这就是完美的短线机会。

超跌反弹的机会比较难以把握,股市喜怒无常,经常会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如果出现了暴跌,往往就是意味着机会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看BOLL(布林线)这个指标。股价如果穿过了布林线的下轨,那就是一种机会,如果连续穿过布林线下轨三天,那就是一种极佳的机会。

 

4,谨慎对待政策消息

    股市往往会受到消息的刺激而上下,出台利空消息,股价就会下跌,出台利好消息,股价就会上涨。比如说,隔夜宣布降低股市交易印花税,那么第二天股市必然井喷。在这种消息下,开盘后随便买什么股票都会涨,只是涨幅大小而已。不过后市股市仍会走自己的道路,因此这种操作也仅仅只能做短线。

 

    短线的操作手法其实还有很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心得和手法。要提醒的是:既然定位是做短线,那就要严格遵守纪律,在买入股票之后,设立好止损位,一旦短线机会没能把握好,股价下跌后应立即止损。千万不要把短线做成中线,然后把中线做成贡献。

如何不会被套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