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看到一条消息: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有望在近期发布。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已制定包括硬性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在内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其中股指期货的最低开户资金基本确定在50万元。
开户资金基本确定在50万元,这对于资金量小的散户来说,基本无缘参与。也许会解释为股指期货风险很大,这样做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但是这种游戏规则已将小资金排挤在外,散户再一次处于弱势。
2010年01月08日:在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经定调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似乎出现了调控动力不足的现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去年的房地产优惠政策陆续到期终止后,一些地方仍在延续以前的优惠政策,此举被解读为“化解中央调控”。对此,国土部的一位权威人士向每经记者表示,只要没有明确禁止,地方政府可根据市场状况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并存在较大的操作空间。
2010年01月09日:对市场上关于上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至50%的传闻报道,银监会昨天晚间回应称,银监会并未就二套房贷出台新的政策,对于提高首付比例的说法,请不要误传。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同时要求,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有时候,如果让自己作为旁观者来看这个市场,会觉得非常有趣。记得以前刚刚辟谣说印花税不上调,但是半夜里印花税政策就赫然出台,结果搞得散户怨声载道。如今1月9日银监会辟谣说并未出台新政,可是仅过了一夜,国务院发出了通知。半夜鸡叫又遭到了克隆。再回顾前些日子,盘中出现股指期货消息,大盘居然会跟着飙涨,空穴来风吗?可管理层并没有辟谣,过了没几天,股指期货就获批了。管理层玩真假游戏不要紧,可真正靠着官方消息作为依据的投资者可能就会吃尽苦头。
政策的解释权是官方,这次银监会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辟谣没错啊,政策是国务院办公厅出的,级别比我们高,当然不会透露消息给我们。再说市场传说是首付50%,可现在是首付40%,又不符啊。可让人不明白的是,市场的传言是从哪里来的呢?
再看一下最近的股票,光大证券突然涨停,第二天公布利好。许继电器突然涨停,第二天报业绩预增。公平吗?这种情况要是出现在美国股市,监管层马上就会追查是哪些资金进去的,要是查到证据确凿,先罚个倾家荡产,还要处以刑事责任。而这些现象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并且还视为正常。公平何在?
要是仔细想一下就能明白,中国的资本市场上的猫腻很多,信息不对称就是一种。当初印花税调整说是谣言,结果出台了。如今提高房贷首付政策说是谣言,结果还是出台了。股指期货周末出台,周五股市尾盘的逆转就很能说明问题。能做到先知先觉的多半是神仙,其次就是老鼠了。所以,散户永远是后知后觉的,散户也必然不是,也不可能和机构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资本市场是嗜血的,这点不可否认,如果再没有公平,那就是吃人不吐骨头了。
周日还有一则消息让蓝猫看了异常气氛:2010年01月0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出席北京大学光华新年论坛时表示,对于央企高管年薪这个问题,说实话今年的压力不小,但现在薪酬定得并不高,平均薪酬也就是六十万元人民币左右,三分之一是基薪,三分之二跟业绩挂钩,当然有的基薪比较高,但这样做也是有所控制的,为了大企业的持续发展。
600000元薪酬还说是定的不高?数一下几个零就会觉得很感叹,很多老百姓可能家庭资产加起来也没那么多。请问李大官员,达到多少才认为是合理了呢?只要现在有一官半职的人都心知肚明,其实这60万的薪酬只是摆在桌面上的数字,其他名正言顺的,灰色的,褐色的,黑色的等等收入尚不计算在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也不用说央企那么大的企业,就说普通的国企吧,这些公司一般都有许多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如今年底到了,各分公司可都要召开年终总结会,主管领导肯定是要到场参加会议的。年终总结会要表彰先进,红包必定是要发的,职工都有,难道领导还会少?下属十几个分公司一圈转下来,红包知多少?要过春节了,要跨入虎年了,孝敬这个词懂不懂?不懂还做什么官?这些名正言顺的收入是绝不会计入个人收入的。
坐在办公室里,凭着下属报功上来的数字进行统计,GDP当然不会低了,物价也当然会比较平稳了。不知道那些在度假村里制定政策的人,有没有经常逛超市,有没有经常去菜场卖菜呢?国资委的李大官员有没有到过西北的农村,问过当地农民的收入有多少?有没有问过东北工厂里的工人,他们每月的收入是多少。薪酬600000元还说不多,难道人民币真的成了橘子皮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