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截止至6月5日。意见正式发布后即会安排新股发行,这意味着IPO在停发八个月左右后又将再次开闸启动。
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简称。首次公开招股是指某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在新中国股市成立以来,从排队购买,到购买认购券,到按市值配售,再到摇号中签,新股发行制度尽管经过多次的演变和改革,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对于我们散户来说,能够中签新股就等同于中到彩票,对于机构来说,认购新股是他们的巨额固定收益,这些收益都是无风险的收益,只要具有庞大的资金就能够实现的。
新股不败的神话一直在演绎着,今后可能还会继续下去。券主要原因是新股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价格脱节,机构由于资金庞大中签率极高,手握大量股票和资金的机构可以在新股上市首日的集合竞价中大显身手,使得流通价格产生暴涨,从而获得暴利,中石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巨额申购资金追逐无风险的收益,造成了在一级市场的申购资金可以达到几万亿,同样是投资者,处于资金弱势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发起人股和网下配售机构的各种锁定期的某些规定,造成股票上市流通比例不足,助长了新股上市初期的爆炒和新的大小非现象。
IPO即将重启,创业板也箭在弦上。从目前情况来看,A股的IPO非常有可能会先于创业板启动。新股发行制度将会取得那些改革,怎样发行?以什么价格发行?这是我们中小投资者最为关心的。
融资是股市的基本功能,IPO迟早都要重启,只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涨停一段时间罢了。曾经记得在有段时间,新股发行可谓是非常火爆,一周可以达到连发3~4个新股,简直比机关枪的速度还快。大量资金都囤积到了一级市场,新股上市后就不断在二级市场上充当着抽血机,去年新股屡屡击破发行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造成的。
蓝猫假设:
1,如果改革后,新股仍然按照高市盈率发行,那么大盘将会勇往直前。曾经记得当初某些新股的发行价就达到了80多倍,甚至近百倍,申购的人仍然趋之若鹜,股市自然也是热火朝天。如果IPO改革后,新股询价仍然走高端路线,那时,人们就会在脑海里出现一种理念,那就是一级市场新股发行都已经80倍市盈率了,二级市场个股没有理由市盈率那么低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估计A股在未来上冲到10000点以上自然是不在话下。
2,假如新股以低市盈率发行,A股的平均股价会向低市盈率靠拢吗?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除了权重股市盈率比较低,题材股、极差股的市盈率已经是相当高了。在目前市场上,好像已经找不到估值很低的低价股了。有人会说:股市都是在炒作预期,炒作未来。这话没错。在经济形势如此严峻之下,未来是否能够预知?当初谁能料到世界经济危机会来得如此猛烈如此快呢?
就如上海汽车,最近股票表现相当不错,从最低4.78元涨升到最高15.50元,涨幅巨大,尽管市场上汽车的销量大幅度增加,从官方数据上也表明汽车销售强劲,估计大家预期上海汽车的业绩会突飞猛进,可是蓝猫了解了一下最近汽车的销售情况,虽然销量是增加了,但是利润却在降低。如今销售一辆轿车的利润可以说少的可怜,这种情况有点像当初福特T型车每辆只赚5美元的那种场景。现在汽车行业将战场转到了汽配市场上,有私家车的朋友今后修车的费用可能要增加了。一旦中报的业绩差强人意,那么股价的风险也就随之而来。(这只是猜测,蓝猫并不知道上海汽车目前的财务状况)
如果市场向着低市盈率靠拢,那么可以想象一下,现在手中持有的个股是否已经是高企了。新股假如按照10倍市盈率发行,上市市盈率达到15倍或者20倍,同样购买股票,没有理由再会去持有市场上那些市盈率很高的股票,再说新股上档的套牢盘几乎没有,大家可能会纷纷去购买新股作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极有可能弃旧迎新,新股将受到追捧。
耐心等待吧,新娘子总会揭下盖头来的,如果看到新娘子确实美丽动人,不妨娶一个回家做压寨夫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