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创新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最佳途径

(2009-05-23 08:18:29)
标签:

财经

股票

证券

创新

惠普

金融危机

分类: 时事评论

    当美国次级债券危机这根导火索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金融机构崩溃,股市暴跌,连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也危在旦夕。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的经济下滑,进出口贸易大幅度下降。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和大范围的经济衰退。我国也不例外,股市从6124点暴跌到了1664点。经济下滑,企业利润普遍下滑。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初期,我国广东和浙江的很多企业步入了困境,使得众多的国内企业感到了阵阵凉意,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企业的利润下滑,产品价格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遭遇瓶颈。笔者认为,在这种危机出现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首先就要依靠科技创新作为突破点,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可以用拓展新兴产业来带动企业的发展。这也许是摆脱危机、实现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曾记得,当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将很多军事领域的技术投入民用,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狂潮,带动世界经济开始了持续繁荣的发展。面对此次金融危机,投资科研发展新兴产业不失为明智之举,它既是对经济的直接刺激,更是通过科研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兴产业,孵化大量高科技中小企业和相关服务行业,扩大就业,提振经济。对于企业来说,我们不妨可以加大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强强联手,共渡难关。也可以开发一些新产品来拓展业务范围,着重开发大众化的产品,以高科技含量,以性价比来吸引大众,这样就能够使得企业摆脱危机,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在企业创新方面,比如说最近推出3G后,商家马上就推出了G3上网本本,快捷无障碍的上网方式立刻就受到了追捧。最近又听说中国造的一款手机即将到海外发售,这款手机在充足的阳光下放置1小时,就可以通话15分钟,售价仅40美元。这种手机推出将迎来无限商机,企业利润也由此可以得到增长。

 

    最近笔者又了解到一种新鲜的东西,电脑上的光驱也已经进行了创新,蓝光光驱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将步入千家万户。单面单层就可达到25GB的蓝光光盘所呈现的1080p全高清影像将打造出奢华的家庭娱乐盛宴。其中最牛的就是惠普公司推出的搭载着蓝光光驱的超薄型触摸一体电脑TouchSmart IQ836cn的上市,意味着电脑除了芯片速度在超速发展外,其他的配件正在进行创新的革命。而这所有的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企业的利润。

 

    IT行业和电信类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创新速度比较快,尤其是IT类,各类产品的创新和推广速度几乎成几何级速度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家居的应用方面可谓是动足了脑筋,如家电控制系统,用手机遥控电视机,用电脑远程控制家电。比如说远程操控,出差到了日本却忘记打开报警器,或者忘记关灯了。这时可以通过电脑把家里的报警器打开,或者把灯关掉。再如西门子热水器可以远程用电话遥控,离家时只要拨通电话,根据语音提示随时随地预约热水,到家马上就可以洗澡。就如上面提到的惠普触摸一体电脑,这就是一种创新,通过简单的触摸,就可以完成各类操作,让你随心所欲。其实,类似于这些创新只是凤毛麟角,世界的各行各业其实都在创新,而这些创新将扩大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创新也能使各类企业得到无限商机,创新对企业摆脱危机,走出困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将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节奏也在加快,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也相应加大,比如说惠普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40亿美元,用于开发产品、解决方案和新技术。去年微软公布2008年在中国投入2亿美元的研发费用,集中在技术研究,产业孵化与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等领域。笔者认为,这些先进的企业就是实现科技转化的先驱者,他们的意识超前,善于开拓,善于开发,正因为有了他们,如今的IT行业才会如此发达。金融危机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的。

 

    尽管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力和物力都不如惠普或者微软等跨国公司,但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们可以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创意,并将创意转变成科技,企业再将新科技快速转化为产品,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经济的动力源泉,在此情况下,企业摆脱危机并不是一种奢望。

 

    无论企业还是国家,科技创新应成为战胜经济危机的突破口,尤其是当前国家正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当头,更应该以科技兴国来走出危机,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有关经济政策的重要演讲时也说,美国有走出危机的信心,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仍然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和发明创新。而企业的科技创新就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先头部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