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过了赤道,飞了十多个小时,终于踏上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悉尼,当地人都说是雪梨,中文报纸上也是写雪梨,也许是译音的关系,听起来有点不习惯。走出机场给人的感觉似乎和想象中不一样,机场并不豪华,和国内一般的城市差不多,没法和上海机场相比。其实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乡村基本差不多,城市的乡村,乡村的城市。

澳大利亚大约有769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900多万,真可谓人少地大,有着众多矿产和牛羊的国家当然是比较富有。除了市区的一些商业街,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人,人都在车里。城市并不十分热闹,商业并不发达,马路边一般都看不到什么商店,购物没有国内那么方便,商店一般都在晚上6点关门,星期六和星期天也休息。

澳洲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税收比较高,国家部门会定期公布税收的用途来让国民监督。税收高了,福利自然也就好。失业救济金是每周260元澳币,相当于人民币1170元。一升鲜牛奶买2~3元的消费水平,每周260元已经足够了。在澳洲的马路上看不到乞丐,假如有乞丐,澳洲人也不会去施舍。因为政府已经给失业者每周260澳元,每月就是1040元,年收入就是12480澳元,再加上其他补助,生活已经足够了。澳洲是个很人性化的国家,如果你失业了,去领取救济金,但是政府为了失业的人的心里感受,将救济金称为“寻找工作补贴”。寻找工作补贴领到期限了怎么办,当然还可以继续再领取,但是名称改为“重新开始津贴”,就是希望你在寻找工作的时间里有个新的开始。此外政府会在这段时间对失业者进行培训和介绍工作的手段来帮助就业,当然,领津贴者的教育费用还可以得到补助。

在澳洲政府福利金品种繁多,有家庭津贴、青年津贴、生育津贴、免疫津贴、家长补助、子女补助、托儿津贴、住房补助、残疾儿童津贴、护理人补助、偏远地区儿童补助、老年津贴、鳏寡津贴、残疾人津贴等等。澳洲人口少,政府鼓励生孩子,生孩子可以得到奖励,孩子出生一次性奖励6千左右,然后每周还可以得到很多津贴,在澳洲生2个以上的小孩就不用上班了,政府的补贴已经足够维持家庭开销。孩子的各种开销也是由政府花费,所以在澳洲父母没有监护权的,只有养护权。因此在澳洲是不能打孩子的,如果看到你在打孩子,那么一旦政府来找你麻烦,那麻烦就大了,弄不好养护权也没有了。

虽然生孩子可以得到津贴,但是澳洲人不愿结婚,也不愿生孩子。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女性的权力是占绝对优势。比如说夫妻离婚,如果没孩子的可以进行财产协议离婚。如果有孩子的话,那么离婚后孩子必然归女方抚养,财产75%归女方。如果有二个孩子,财产的85%归女方,男方让再好的律师帮忙也没用。马路上经常看着男的抱着小孩,推着手推车,而女的却在前面叼着香烟闲逛,这也算是一种特色吧。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澳大利亚的男性非常有绅士风度。

在雪梨和澳洲的其他地方,感受最深的就是你如果过马路走横道线,永远都是车让你。这和国内相比可就有天壤之别了。澳洲的车都是代步工具,澳洲人好像对车的追求不是很大,一般都是开很普通的车,当然名车也不少。而真正显示身价的就是能够拥有海边的别墅,游艇之类的。

很多年的时候,在电视和电影上看到悉尼歌剧院,那时想到悉尼来亲眼看一下简直就是梦想,现在终于看到并且进去参观了一下。歌剧院宏伟壮观,设计理念提前了N多年,但是里面却没有什么装潢,都是裸露的钢筋水泥,不过这也非常好,可以节约很多维修费用。悉尼歌剧院的确非常漂亮,可惜没时间欣赏一下音乐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