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杂谈2

标签:
《国家记忆》抗日战争董家沟弥陀寺壁画四目神街头文化创意 |
分类: 周末闲谈 |
一、为国涂鸦
最近,购得一本章东磐主编的《国家记忆》。里面有几百幅由章东磐等人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来的抗战时期中缅印战场珍贵影像。
我这是涂鸦博客,因此我仅介绍其中的三幅给博友:
▲华南某地,一些女青年在墙上绘制抗战宣传画,那时可没有喷漆,用的基本上是用水调拌的、叫“三画粉”的一种广告颜料。这算是我看到的很美的(都是女青年)、为国家而“涂鸦”的历史老照片了。
▲这是在云南某地,两名中国军人和一位老乡背后也是一幅抗战题材的“涂鸦”。很有气势。
▲据书中图片说明介绍:一位在美驻华空军作战司令部的年青艺术家刚在飞机身上画完了最后一笔,他画的戴着山姆大叔帽子的老虎象征着“飞虎队,老虎正撕碎日本旗,青天白日表示在中国执行任务。
按我的理解,这是一个美国艺术家为自己的国家也为中国而“涂鸦”。
热血艺术青年在什么年代都有。翻出几幅我于2008年拍的照片,展示一下中国当代艺术青年为国涂鸦的场景(照片在以前的博文中也发过):
▲2008年5月21日,北京喷子团队在人大校园内为声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自掏腰包绘制大型涂鸦。吸引了众多学生观看。
▲绘制完后打扫现场。
▲最后再留下团队的名字。喷者是MO。
▲2008年7月4日,北京九门涂鸦团队正在七九八西墙外涂鸦,为北京奥运会造势。那天有不少涂鸦艺术家参加。
▲2008年6月30日,在西大望路的一处宣传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墙上,年青学生正在涂鸦,水平很差,但热情可嘉。
二、古代创意
最近,经博友洛桑指点,去延庆董家沟村参观了弥陀寺里的古代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四目神”,关于这座寺庙和壁画,有兴趣的博友请登陆洛桑和保镖的博客,他们有专文介绍。我在此只想探讨“四目神”的创意。
你如果盯着“四目神”看,会感到目眩。
当初壁画的创作者是为了主题而创作了四目的形象呢?还是单纯为了视觉效果创作出此形象?如果只是为了壁画主题和民间传说而创作出了四目人的形象,那么这个形象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创作者是否会感到开心?当时的观众是否会意?
我感到,古代人充满智慧。这个四目神形象,按现在流行的话,很有创意。当今的涂鸦者们大可从中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