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球球几幅作品的细节描绘

标签:
北京街头涂鸦北京喷子纪录摄影街头文化李球球涂鸦评论文化 |
分类: 北京涂鸦 |
李球球持续不断地在北京街头“崩”他那“0528”的同时,也持续不断地创作一些大幅作品,用他那奇特的创作构思和独特的造型语言,把观众带入到一个个愉悦的生活场景之中。
▲这幅作品(我拍摄于2008年6月24日),主题简单明了——就是一个歌手。李球球用红色让这位歌手充满内在的激情,尽管他的表情并不张扬,甚至有些呆滞,但红色让他尽显真诚和坚毅。
▲请注意黑眼球的刻划,有高光,有反光,有阴影,一点也不偷工减料
▲请注意持麦克风的手姿,很生活吧。
在粗糙的墙面上,李球球善于细致的、精准的细节描写;在夸张的、漫画式的人物造型中,李球球赋予了准确人体结构和动态。
▲这幅作品(我拍摄于2009年4月10日),我推测是在讲述一个寓言般的乌龙故事。它有些隐晦,观众可以自己随意解读。而引我关注的仍然是细节和局部:打枪的人戴着白手套、遮阳帽;击发时左手捂住左耳,右耳则用右肩顶住,以致右脸颊和右眼都被挤压起来,这样的细节描绘是作者有体验、并经过充分构思的而还原真实的。这样的细节甚至起到了揭示人物心理的作用。背景部分也有很多可玩味的东西,我希望有机会向李球球请教。
▲这幅作品(我拍摄于2009年6月14日),应该是李球球对父辈的儿时及自己童年时代的追忆。弹弓对于今天都市里的小孩子绝对是陌生的玩具(现在一些军用品店有卖金属制弹弓供青年人玩或收藏),但在过去的年代,这种木制的简陋的弹弓却是男孩子最喜欢、最强悍的玩具兼“武器”。
▲我们再看细部:请注意男孩握弹弓和弹包的两只手,都翘着小拇指,这个细节也是表现男孩个性的传神之笔。
▲还有就是男孩戴的帽子,要么是无檐的、要么是把帽檐反到脑勺,很绝的是帽子里塞了个纸片露出了一角。这个纸片是什么,你可以充分想象,以我儿时的经验,我会判断说是香烟盒叠的玩艺儿,是男孩放在地上拍的,拍翻过去就算赢获了。另外也可能是膏药。
这幅作品在男孩的脸和手臂部分都用了明暗,而衣服则是平涂,但在衣纹部分却是根据了动势,可谓该繁的就繁,该简的就简,简繁又能完美地结合,从而塑造出一个生动的形象。
最后我还想说,街头涂鸦艺术给人们的艺术熏陶,对公众来说是免费的,完全是街头艺术家个人出于自觉的、对社会无偿的奉献。请想一想,除他们这个群体这样做外,还有哪些群体的艺术家愿意这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