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涂鸦的杂记4

标签:
北京涂鸦纪录摄影街头文化南方周末朱又可张大力二十国峰会马格南 |
1、张大力
最近一期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专访张大力的文章,文章称张大力是把西方的涂鸦带到中国的人,1995年开始在北京的街头喷他的大头,而在此之前,中国是没有涂鸦艺术的。“涂鸦15年,发现它在中国由批判的工具变成有组织的国家艺术,他停手了”。
张大力是否是中国涂鸦艺术第一人,我没考证过,不能肯定,但基本上也没太大疑问,因为那时的中国主流媒体也没报道过北京以外的城市有涂鸦艺术出现。从那时的报道看,张大力确实是北京的涂鸦艺术第一人,而且是孤独的一个人。但很快北京就出现了包括李球球在内的其他涂鸦者。不过我也觉得,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那时(1995年)是否出现涂鸦,还是值得去考证的。
采访文章说,2007年之后,张大力就不做涂鸦了,因为他觉得“涂鸦已经变质了,已经失去了原始的力量了。”
对此,我持不同看法。首先,我认为张大力不玩涂鸦,不是在2007年,而是更早,我从2004年开始拍摄北京涂鸦,2005年开始到处寻找北京的涂鸦,那时,已经很少看到张大力的作品了,只局限在七九八、三里屯等地有一些发旧的“大头”,基本上看不到新作了。他那时也开始在画廊展出自己的雕塑(或说装置)作品了。所以我觉得说张大力“涂鸦15年”也不太准确。
▲我于2000年偶然在菜市口一带拍的张大力的作品,那时我还没把涂鸦当做专题来拍。
▲我于2005年在三里屯拍的张大力的作品,作品已经很旧了,此后再也没看见他的新作了。
其次,在北京的确有官方组织的所谓“涂鸦”活动,比如人大的“北京之墙”、奥运会期间的几处“奥运文化墙”,但这并非是北京涂鸦艺术发展的主线和主流,而且与北京民间涂鸦艺术的朝气、活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因此如果说张大力就因为这些官方“涂鸦”(国家艺术)出现,而停止了自己的涂鸦行为,实在有些牵强。我情愿相信张大力是因为卖雕塑作品挣了大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成了腕,而放弃了玩涂鸦。
2、“发条钢蛋”的作品
“发条钢蛋”是我从博客上认识的涂鸦艺术家。http://blog.sina.com.cn/u/1269448255
“发条”一词让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发条橙》。我看过小说,也看过碟片。
我一直认为,发条钢蛋的涂鸦作品很有个性。下面的作品是我近日拍摄的。
3、马格南摄影师作品中的涂鸦
马格南图片社是世界第一的摄影团体,它旗下的摄影师个个都是大师,都是我崇拜的偶像。近来在网上搜到它的网站:http://www.magnumphotos.com
▲一个滑板者和后面的涂鸦
▲G20峰会时的示威者。我看着也像涂鸦者,挺有范儿。
▲我在JC脚下看见了一小涂鸦签名。这个签名让画面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