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工学
第五小节
能源动力类
一 专业详解
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502
核工程与核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
3.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503W 工程物理
培养目标:工程物理专业培养能在物理电子学、辐射技术、加速器技术和核能工程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的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工程物理专业的主要特色是“工程”与“物理”紧密结合;要求学生既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又有较强的工程训练、现代技术手段和实验能力,又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知识;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际,能在核科学技术、核能工程以及与物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计算机和外语要求较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
2、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
3、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某一方面的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
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5、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其课程设置面向新技术并具有工偏理的特色,其中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学时较多、要求高。技术基础课包括模拟、数字电路,微机软硬件技术,流体力学,自动控制等获得较全面工程训练需求的课程。专业课以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近代物理电子学、辐射防护及保健物理、信息处理技术、反应堆原理等及相关的实验课。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504能源环境工程及自动化w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热工理论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需的数学、力学、物理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
3、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4、学生必需掌握以清洁能源生产、热交换器、涡轮机械、电力生产自动化、热力发电系统工程等为主要内容,或者以低温、制冷、暖通、空调、人工环境及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5、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力,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及实验、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自动控制理论、制冷与低温原理、传热学、锅炉设计、汽轮机设计、低温与人工环境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505S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080506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s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080507S 风能与动力工程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080508S核技术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080509S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080510S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080511S 核反应堆工程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二
能源动力类专业对应职业方向分析
本学科包括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能源环境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职业方向一 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1、对应专业:
本学科所有专业
2、职业说明:
在能源动力类(热电厂、水电站、核电、煤炭、石油等行业)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
3、市场趋势: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4、办公地点:
室内、外
5、初始职位:
技术助理
6、职业利弊:
工作稳定、收入高。
7、职业人格:
研究型、工具型
8、学业规划:
略
9、职业发展:
高级工程师、高级研究员
职业方向二 本专业的高校教师
1、对应专业: 本学科所有专业
2、职业说明:
在能源动力类(热电厂、水电站、核电、煤炭、石油等行业)专业的高校中从事科研与教学的专业人员
3、市场趋势: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4、办公地点:
室内、外
5、初始职位: 技术助理
6、职业利弊: 工作稳定、收入高。
7、职业人格: 研究型、工具型
8、学业规划: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9、职业发展: 大学教授、高级研究员
三
过来人谈热能与动力类专业
某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闫某:
我学该专业找工作没有问题,制热的话可以去电厂或石油,不过制冷方向不好,待遇不高,但做销售还可以,如果是电厂热动,去电厂是不错的选择,以后还可以往核电跳,不过没有关系的话就不要考虑拉,当然还可以从事机械维修类工作,我一同学去了飞机厂,3000/月,不过一切都要从新培训想多钱可以考虑出国,有此一说,这个专业毕业后再加上本专业的工作经验三年!你申请去澳洲的移民申请基本可以通过了!所以你现在要把英语学好了!到澳洲意味着你你有面包有房子有车子更有自由和好的生存环境了!你这专业属澳洲技术移民紧缺职业清单里的!花不到2万人民币直飞悉尼!
某大学核科学核技术专业毕业生程某:此专业在国内开设的大学不多,我们学校今年才成立了核技术学院,而核工业尤其是核能是我国今后大力提倡发展的(包括风能),可以预见其发展前景特别广阔,目前毕业生十分抢手,我有个师兄今年哈工程毕业学核工程的,就业很顺利并且还挑来挑去的。
四
热能与动力类专业的品牌学校推荐
1、清华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更多详细信息见《大学专业分析》丛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