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的方向
——网上公开填报志愿
张恒亮
随着改革的推进及实践的检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平行志愿的优越性。这就是真正贯彻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原则。考多少分,就有权利选择相应层次的高校。与此相补充的,许多省份也在推行多次征集志愿,给因志愿失当而落榜的考生以更多的机会。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教育部门在推进高考录取体制改革中的创新、进取精神。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我们的平行志愿还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与可能,它的下一步应该就是完全平行志愿。什么是完全平行志愿呢?我们先说现在的平行志愿,目前平行志愿一般是学生用自己的分数可以同时报考同一层次的三到四个学校,但这仍然让学生感到局限性,他们也只能在同一层次的三到四个学校中进行选择,无法在更多的学校,更广泛的领域进行选择。而完全平行志愿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分数到自己认为的同一层次的任何一个学校进行选择,这就是完全平行志愿!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怎么可能呢?那么多的学校,都填上去,还怎么录取?其实,这一问题相当容易解决。我们只要将各个高校每一专业的招生计划、各个考生填报志愿的动态信息在互联网上完全公开即可。换句话说,它让所有考生就像进入一个大型的拍卖市场一样,每一个考生用自己的分数作为竞争手段,到自己认可的每一个学校中用分数去拍卖,如果在现有的报考该校该专业的学生中的分数排名高于学校的招生计划数,那么他这可以报考这一学校。当然他应该不时地关注志愿填报的动态信息,因为在你选择了以后,可能还有分数更高的学生报考了这一学校,那你就有可能被排除在招生计划之外,进而落榜。这时你就需要另外选择你可以被录取的其他高校。当然,这里要限定一个时间,在该时间点之前,学生可以自由地到每一个学校进行选择,但限定时间一到,学生再不能选择志愿。否则,这样没完没了地选择下去是不行的。在第一阶段志愿填报完成后,可能会有少数学生因为时间差的原因,在最后一刻被高分学生挤下来落榜,这时就可以将本批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再次公布出来,组织第二次网上公开填报志愿。方法同第一次。这样通过平行选择、多次填报、多次录取,将完全可以满足高校及学生的要求,让上线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落榜,让高校最大限度地招到合适的学生。这也就是笔者于2006年就提出的“信息全公开、网上填志愿”的志愿填报规则。
当然,这样的志愿填报规则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前是绝难实行的,因为要让全省的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全掌握志愿填报的动态信息,即你、我、他等每个人都报的什么专业、什么学校是根本不可能的。并且学生也无法及时决策。而现在,这一切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今天则可以轻松完成,它像证券营业大厅可以实时地显示股票市场上的动态交易一样。让考生实时掌握志愿填报动态信息,及时做出选择!所以,我们要感谢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作者系独立学者、学业规划与升学决策研究专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