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第三节
学校的决定
高考志愿决策的主要内容,是学校、专业的确定,我们在确定了专业群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变成了学校的确定。在确定学校时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专业因素
首先,我们选择的学校必须开设有我们所选择的专业,其次,更重要的,我们选择的学校必须是在我们所选择的专业中有教学优势的学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培养下,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所爱、所长、所学、所用的统一。为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分数因素
如果说专业为选择学校提供方向,那么高考分数则为选择学校提供基础和保障,如果没有一定的高考分数条件做基础,即使再科学的志愿决策也难以实现人生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尽最大可能地提高高考分数。当然在分数一定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参考本书第二章第五节中思路来选择合适的学校。
3、政策因素
为了确保被目标学校所录取,就要认真研读自己所选择学校的招生章程,它一般会在网上公布,也可以在相关的报纸、杂志、学校当年印制的DM宣传单上获得。
4、竞争因素
我们所选择的学校群中,有些学校是传统的热门学校,竞争比较激烈,或者由于今年的炒作因素,致使某所、或某地区的学校成为热门,我们则在决策时,就要考虑自己的竞争能力(分数)与学校的热门程度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填报这种激烈竞争的学校。
5、经济因素
在经过了以上因素的分析及考虑后,如果还是学校群,我们则可以在此学校群体中依经济因素进行筛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学校的学费低,生活花费少,就考虑将某所学校作为第一目标学校来填。
6、降低风险因素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因为志愿决策失当而落榜的风险,我们除了在自己的分数批次内填好目标学校、专业而外,还要在自己分数批次以下各批次认真填报,以确保在目标批次未被录取的情况下,可以在较低或更低批次的学校中学习。这里要提醒的是,选择较低和更低批次的学校时,在坚持专业确定的原则下,依然是选择在自己确定专业领域有优势的学校,而不考虑其他名义上优秀,但我们确定的专业并无优势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