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章 第五节  高考志愿决策要素分析

(2007-11-23 10:54:44)
标签:

教育杂谈

                  第二章  志愿决策的方针与策略

第五节  高考志愿决策要素分析

 

高考志愿决策时,除了专业而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该如何决策才能较好地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下面我们就影响决策的诸要素中按其重要性的大小顺序一一分析。

一、学校的选择

       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前面的学业规划,我们已经解决了高考志愿决策的主要矛盾,也就是学什么的问题。这就从人生发展的战略上为学生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就使其首先赢在了起跑线上。但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后续的决策,以至形成科学的决策体系。进一步要解决是在哪个学校学的问题。在哪个学校学呢?是追求最高层次和名牌大学吗?不是!我们追求的是在本专业领域内最有优势的学校。一个再有优势的重点大学,包括北大、清华,都不是在每个领域都有优势,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相对弱势的专业。同样,一个普通大学也依然会有某一专业领域的优势。比如,就会计专业而言,财经类学校的优势一般要大于综合性大学,更大于理工类大学,而对于数控机床、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高职类专业,一些高职类学校的优势又大于普通的大学或者重点大学。在专业上有优势的学校,自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都有很好的配备,能保证学生学到真本事。因此,我们选择的优势学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点、普通、高职等层次分类的大学,而是以专业为核心进行优势划分的学校。

  那么如何确定一所学校在哪个专业领域有优势呢?这就要从该校的现实与历史来判断,从现实来看,主要是看学校的校名及现实的宣传。一般来说,校名能较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就是在某一领域内具有优势。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人们一看校名就知道它在师范类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又如西北工业大学,人们一看到就知道这是工科类大学。但由于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大学升级热、改名热等,已经让人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时怎么办呢?这就要看学校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从学校的发展历史中看到学校的本来面目。另外,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历史的学校必然有一定的教学资源的积淀,在这一专业领域会有一定的优势。有些理工大学是从原来的地质类学校改来的,那么它在地质类专业上就比较有优势,而其他专业则相对要弱一些。有些文理学院,是从原来的师范类学校改革过来的,那么它的师范类专业就比较有优势。因此,我们在高考志愿决策选择学校时,不仅要看其校名,更要看学校的发展沿革。

 

二、分数的影响

我们前面说过,高考分数是志愿决策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分数条件,决策得再科学也是不能实现人生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还是要全力以赴的考出好成绩。但分数一旦确定,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数条件选择出最适合于自己的学校。就某一个具体的专业来讲,在这一方面有优势或者较有优势的学校是很多的,它们分成了不同的录取批次,有一本的,有二本,也有专科层次的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定位来选择合适的学校。比如同是会计专业,在第一批次里有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也有四川大学的会计专业,在第二批次里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会计专业,在专科层次里有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会计专业,成都财贸校的会计专业等等。无论我们上哪一个层次的学校,只要学的是适合于自己的专业,并且该校在这一专业里有一定的优势,那么我们的决策就是科学的,有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的。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学习的动力和上进的觉悟。

 

三、求学成本(经济)因素

什么是求学成本呢?求学成本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业,实现顺利就业而付出的经济上的代价。新世纪以来,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各大学都纷纷大幅度提高其学费。这对每一个求学者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而我们志愿决策追求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化的教育资源,也就是追求教育产品性价比的最大化。通俗地说就是物美价廉,既要学校的教学资源对我来说是最优质的,同时其求学成本又是最低的。我们前面选择专业、选择学校的战略方针其实质都是在寻找最适合于自己的优质教育产品。这一科学决策不仅具有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人生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也就是从根本上降低我们的求学成本。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前面选择专业、选择学校时不是最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那么大学所学的就不是我们最有潜力和最有竞争力的领域,学业完成后,我们的职业竞争能力并没有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这样在未来的求职竞争中难免就要吃败仗。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已我们又必须学自己真正有潜力的领域,但这就走了人生的弯路,四年大学生涯的学业投入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造成了人生发展中的浪费。而这样的浪费是巨大的。所以说,我们学业规划决策中的专业及学校的选择具有个人发展和求学成本两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当然是高考志愿决策中最重大的战略问题。

当然我们的追求还仅于此,还要在此基础上的求学成本最小化,也就是在选到的教育产品(专业、学校)中,再来选择经济上最实惠的,也就是学费最便宜的。另外我们除了交学费还要在学校所在的地区吃穿用度等等,这都要花钱的。因此我们选择学校时,必须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学校的学费及生活费用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学校的学费一般也高,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其学费相对来说要低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选择一些落后的地区去求学。比如西北地区的西安、兰州等地,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等地。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和学生都宁愿选择发达地区去求学。这实在是一种中看不中用的观点。须知我们是去求学的,不是去享受的,我们要的是以最小的成本学到真本事,到落后地区求学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的人生发展与到落后地区吃些苦孰轻孰重呢?

 

四、身体条件

身体条件对个人的发展也是有重要影响的,当然现在我们已经人在高三,身体条件基本定型,但我们还是要注意保持,注意不要出现一些限制性疾病和运动创伤,如果有就尽快治疗,以免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政策因素

在考虑了以上自己的标准而外,还要考虑学校和政府的一些政策,它们也对我们能否到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求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政府对上某些专业在学费及个人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学校在招生时是否对专业进行“二视一”政策,志愿分数级差的有无及多少。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的学校中全面掌握该校每年一度发布的招生章程。它就相当于法律上的合同。有学生求学的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升学的相关条件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研读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