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第五节
高考志愿决策要素分析
高考志愿决策时,除了专业而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该如何决策才能较好地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下面我们就影响决策的诸要素中按其重要性的大小顺序一一分析。
一、学校的选择
二、分数的影响
我们前面说过,高考分数是志愿决策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分数条件,决策得再科学也是不能实现人生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还是要全力以赴的考出好成绩。但分数一旦确定,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数条件选择出最适合于自己的学校。就某一个具体的专业来讲,在这一方面有优势或者较有优势的学校是很多的,它们分成了不同的录取批次,有一本的,有二本,也有专科层次的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定位来选择合适的学校。比如同是会计专业,在第一批次里有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也有四川大学的会计专业,在第二批次里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会计专业,在专科层次里有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会计专业,成都财贸校的会计专业等等。无论我们上哪一个层次的学校,只要学的是适合于自己的专业,并且该校在这一专业里有一定的优势,那么我们的决策就是科学的,有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的。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学习的动力和上进的觉悟。
三、求学成本(经济)因素
什么是求学成本呢?求学成本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业,实现顺利就业而付出的经济上的代价。新世纪以来,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各大学都纷纷大幅度提高其学费。这对每一个求学者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而我们志愿决策追求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化的教育资源,也就是追求教育产品性价比的最大化。通俗地说就是物美价廉,既要学校的教学资源对我来说是最优质的,同时其求学成本又是最低的。我们前面选择专业、选择学校的战略方针其实质都是在寻找最适合于自己的优质教育产品。这一科学决策不仅具有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人生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也就是从根本上降低我们的求学成本。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前面选择专业、选择学校时不是最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那么大学所学的就不是我们最有潜力和最有竞争力的领域,学业完成后,我们的职业竞争能力并没有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这样在未来的求职竞争中难免就要吃败仗。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已我们又必须学自己真正有潜力的领域,但这就走了人生的弯路,四年大学生涯的学业投入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造成了人生发展中的浪费。而这样的浪费是巨大的。所以说,我们学业规划决策中的专业及学校的选择具有个人发展和求学成本两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当然是高考志愿决策中最重大的战略问题。
当然我们的追求还仅于此,还要在此基础上的求学成本最小化,也就是在选到的教育产品(专业、学校)中,再来选择经济上最实惠的,也就是学费最便宜的。另外我们除了交学费还要在学校所在的地区吃穿用度等等,这都要花钱的。因此我们选择学校时,必须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学校的学费及生活费用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学校的学费一般也高,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其学费相对来说要低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选择一些落后的地区去求学。比如西北地区的西安、兰州等地,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等地。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和学生都宁愿选择发达地区去求学。这实在是一种中看不中用的观点。须知我们是去求学的,不是去享受的,我们要的是以最小的成本学到真本事,到落后地区求学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的人生发展与到落后地区吃些苦孰轻孰重呢?
四、身体条件
身体条件对个人的发展也是有重要影响的,当然现在我们已经人在高三,身体条件基本定型,但我们还是要注意保持,注意不要出现一些限制性疾病和运动创伤,如果有就尽快治疗,以免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政策因素
在考虑了以上自己的标准而外,还要考虑学校和政府的一些政策,它们也对我们能否到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求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政府对上某些专业在学费及个人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学校在招生时是否对专业进行“二视一”政策,志愿分数级差的有无及多少。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的学校中全面掌握该校每年一度发布的招生章程。它就相当于法律上的合同。有学生求学的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升学的相关条件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研读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