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你管得着吗!
(2018-11-23 19:41:32)
标签:
教育情感文化娱乐育儿 |
分类: 豆逗乐乐欢乐颂 |
剪妹,我们一直以来的认知可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们都清楚,抽烟、酗酒、嗑药或者肥胖、懒惰、坏脾气会导致健康受损缩短寿命,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些祖先的问题,会对子孙和当前的环境产生影响——作死只是当事者个人的事,是他的自由,谁放纵烂醉嗑药豪贪豪赌乱性暴怒谁受惩罚,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董监高,跟子孙跟环境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个人如果管了别人的“闲事”——“爸爸,别喝酒了,对肝不好”、“闺女,穿成这样,不安全,会让人误以为是妓女”……那个别人会很不客气的回敬,“那是我的事,我愿意,你管得着吗!”
本内的研究给“管得着吗!”一记响亮耳光,也给理直气壮的“管闲事”以理论根据。
剪妹,不知你怎么想,反正我喜欢本内。其实本内的思考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萦绕在一些伟大思想家的脑际,从理查德·塞蒙的记忆理论、B·罗素[1]的《人类的知识》到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都在探讨和试图证明“后天习得特征的可遗传性” 这个生物学领域的哲学问题。
为什么伟大思想家都着迷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披着生物学外衣的哲学问题——我为什么要选择自找痛苦的进化之路?这条难走的窄路的前面是什么?是天堂还是地狱?
如果一个人一生的努力工作、自我克制、为人民服务、克制动物的食色性也,进化的高级一点……所有的奋斗——将随着肉体的解体全部归零,跟最低等的动物一模一样。那我真是有病呀!我干嘛不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占尽便宜尽情吃喝玩乐精致利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反正也是殊路同归,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本内和那些前辈的思考就是想找到人类自愿(不是被迫进化,因为肚肚饿,因为娶媳妇,因为想当大老板,因为要给儿子买房子)进化的意义。剪妹,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后天习得特征的可遗传性”这个最早由理查德·塞蒙提出的命题越来越被证明有真理的成分——所有现存的生命,所有现存生命的所作所为,一定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一定与祖先与远古生命——他们活着的时候的所作所为——有着千丝万缕的链接——可能是通过“外基因标记”,可能是通过镶嵌在DNA中的记忆,可能是后天习得特征的可遗传性……;一定饱受此时此地天地星辰人文环境的左右(所以西方有星相学,东方有生辰八字)。而且一定会在宇宙间留下印痕,像投向水中的一粒石子,飞溅起水花、形成一圈又一圈涟漪,悠悠远远……传递后人,世世代代。
剪妹你知道,质疑是我的习惯。本内的研究虽和我意,但在实际生活中我遇到好多只白乌鸦。
赌徒的后代不一定是败家的赌徒,他还有一定概率变成股市大亨;
酒鬼的后代既可能成为滴酒不沾的道德模范,也可能是狂饮不辍睡马路的混蛋;
遗传了多份“创造力基因”的子女,既可以是作曲家/数学家/作家/摇滚明星……令人仰慕的天才;也可以是药物滥用、滥交、躁郁症、精神分裂……这些麻烦的家伙;
手心手背都是肉——很多时候,这些肉肉长在同一个家伙身上,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刻展现魔鬼和天使的面孔。[2]
“外基因标记”如何作用于基因?有定量的数据吗?会打开哪个后代(是雄性还是雌性?是老大还是老么?是内孙还是外孙)的哪个基因开关?打开后,趋向于更好的概率是多少?相反是多少?打开了多大——及其致命及其聪明还是没什么影响?打开的概率是多少?外部环境的刺激力量与个体内部的形而上学的自由意志力量,呈现怎样的关系——合作?背叛?量子纠缠的双生子?这些都是不解之谜。我们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到底有多少?
剪妹,其实上面的所有说,我都没打算做一个什么科学正统的论述和证明,我只是把它当成第二只佯谬“黑乌鸦”。我和你讲本内、讲理查德·塞蒙就是想借此拎清一直以来迷惑我和令我好奇的一件事情——是不是吃得越科学越长寿?越好越健康?越营养全面越红光满面?越小心翼翼越没灾没病?老老实实遵医嘱吃饭吃药喝水走路就慢慢健康起来,病痛一去不见了踪影?
当然在我们的内心,答案几乎都是“yes”,要不然我们就不会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按照规则吃饭养生遵医嘱了。可是我就是怀疑标准答案,就是对无数相反的个案兴趣倍增。
剪妹,我见过听过各种各样的个案——与常识相悖/令人唏嘘/差强人意。是“偶然”作祟?我不得而知。反正谁都不能穷尽什么,我就当成故事,说给你听一听。
[1] B·罗素。Bertrand Russll(1872—1970)英国数学家及哲学家。
[2] 在路德维希(Ar npld Ludwig)《杰出的代价》一书中,详细说明了躁郁症与高度创作的关联。
在生理学家大卫•侯洛宾(David Horrobin)的《亚当与夏娃的疯狂》一书中,又一次提出了精神分裂基因与创造力基因是相同的。侯洛宾有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他指出全球人口里精神分裂的发病率都出奇地近似,无论种族背景或地理起源,都是接近1%的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它大多数人类疾病,则依族群不同,而有相当不同的发病率。侯洛宾认为,精神分裂是因为拥有太多份的“创造力基因”。而拥有少量“创造力基因”对人对族群是有好处的,所以这种基因在人群中受到天择拣选。
另一个研究则显示:精神病人群中拥有天才的概率,并不比正常人群的概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