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逗和豆妈60神童特征-陶造?装好!
(2015-07-20 08:24:31)
标签:
育儿斜眼幽灵陶造装好 |
分类: 豆逗乐乐欢乐颂 |
唉,可怜的神童!他们的天赋不但没给自己带来福利——像康斯坦丁一样——反而惹来祸端,甚至比天资平平的儿童更不走运,贴上了更多‘复杂’、‘呆萌’、‘幼稚’、‘刻薄’、‘刺头’、‘讨厌鬼’、‘糊涂蛋’的标签。这些心灵高傲表现太差的神童,世俗社会当然难以接纳,大人们当然难以喜爱。这些让父母、祖父母、亲戚、朋友、老师丢脸的神童,简直就是父母和老师眼里制造麻烦,生产烦恼的前世冤家。
吊诡的是,像杂乱的石头可以被激光射成温润非凡的玉石一样,在两足动物的另一级,有些乖巧、听话、早熟、贪婪或生存环境复杂(比如:有三个妈——亲妈、继妈、小妈)的儿童,为了生存,为了得到成人世界更多的‘爱意’,他们会慢慢进化出一种制造具有特殊才能假象给大人们看的技能。
他们能够很巧妙、很努力地使自己适合监护人、适合老师、适合学校(成年后,当然还会适合异性,适合老板),有时还会表现出具有非凡成就潜质的迹象。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当其它儿童的心智也逐渐成熟,进入了真正的竞争(一般情况下,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出现竞争迹象,到高三达到峰值),这些曾经的双百、第一名、一等奖、三好学生、中队长、大队长的曾经的‘天赋’好像慢慢的消失的无影无踪,怎么努力也不再回头。就像一支热烈的插曲,通过神入而戏法般的出现;又像着火的干草,一闪便熄灭了,只留下一堆轻轻的灰烬。”
“妈妈觉得:那种所谓‘我是被误解被压抑的天才’、‘我怀才不遇’、‘我儿是神龙,我女是神凤,就是没有金钱,没有运气,没有伯乐,没有与我龙凤儿女匹配的教育模式……’的抱怨,是值得怀疑的。妈妈经常忍不住想说:‘那些一边说自己是神童他爹妈,一边从外部寻找多种没有展现神童本事的借口,以抚慰自己心灵的人,是不是都是劈柴?’
真的,豆逗,天才就像凤毛麟角那样罕见,是一个不能指望的幽灵。从生物学角度:天才是平庸中出现的偏离(弱智是另一头的偏离),像老子所说‘高以下为基’。天才儿童的天赋是从一出生便具有的,它不是被培养教育压榨出来的,它更不具有统计学上的规律。
更不幸的是,神童的超常天赋经常表现在与学校课程毫不相关的才能上。为此妈妈特想告诉那些执着于训练孩子去夺取奥数金牌的妈妈们,在数学天赋问题上存在很多谬误。
人们虔诚信奉的错误观念之一是:逻辑抽象思维能力是奥数金牌的基础,所以要提高数学成绩就要训练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大量反复的做数学难题和刁题,不但可以提高拿奥数金牌的概率,还可以提高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使孩子更聪明,成绩更高大上。
但是,妈妈又不得不说但是了——但是,数学天赋同在生物学上与之相关的音乐天赋一样,既不同于逻辑,也不同于理解力。尽管数学领域像所有的哲学和科学一样都似乎在使用着逻辑和理解力这两种东西。但是一个音乐神童可以有音乐天赋而不具备理解力(极端的例证是:白痴音乐指挥天才舟舟)。同样,一个什么也记不住的白痴也可能表现出惊人的计算才能。数学上的直觉同音乐上的直觉一样,都是人力不可为,因为它是一种上帝特批的特殊才能。
豆逗,这些特殊的才能是幸福的源泉、成功的筹码吗?”
“当然,幸福和功名当然需要高高的IQ啦!”豆逗毋庸置疑的回答。
“妈妈猜想,这种偏离正常轨道的特殊才能很可能是‘神童’小孩子‘不幸’的真正根源,无论这种偏离看起来多么酷。
因为越是超常的天赋,上帝就越不会均匀和始终如一的将她们撒在‘神童’精神和肉体的所有方面。这些天生禀赋看起来就像跷跷板,高的高高翘起远远超过正常儿童,低的又可怜兮兮远远低于正常儿童,这两头相互依存又此消彼长的张力,使他们不得不斜眼看世界,在他们眼里的世界影像总是与爸爸妈妈不一样,与小朋友不一样。豆逗,你相信么?越神童,斜眼越厉害,也因此会越烦恼。”
“豆逗,可能是吧,妈妈到现在眼睛都不太正常。只可惜,眼睛不正常,智力却一点儿都不超常。妈妈只是和我亲爱的儿子豆逗佯谬猜谜、做游戏,所以豆逗你就凑合着瞎听吧!”
“好吧!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