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缺憾的罪与罚、利与弊(3)
(2011-08-18 18:48:31)
标签:
爱与恨家庭关系教育教育话题亲子血缘亲情原创原生家庭罪与罚心理 |
分类: 课堂趣事 |
《恶心花》的小女孩对严父又怕又敬,不得不习得了好好吃饭不挑食的习惯,这种被迫养成的好习惯不仅会使小华身体健康受用一生,好习惯还会迁移到学习的不挑剔和自我负责,以及人际关系的不是非和忍让等等人生的方方面面。
小华还有可能由于对严父的逆反到20岁左右就会主动寻找爱她的人,幻想着构建一个充满爱的自己的自生家庭。正是严父的理性、爱的缺憾使小华充满着恋爱、结婚、生子的原始激情和动力,小华要亲手缔造100%的没有缺憾的完美自生家庭。
小华会追求到100%的幸福生活吗?NO!因为活着的人从来没有十全十美,所以两个或三个或N个“几全几美”的人组成的家庭必不会100%的幸福,这是我们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和真相。小华的自生家庭系统自会有其独有的缺憾。小华只是学会顺应和接纳70%的幸福生活,就上品人生了。
很多大学生看到同学多才多艺时,会抱怨父母说:为什么小时候没让我学琴、学画、学跳舞、学主持、学游泳、学英语、学功夫。看到同龄人见多识广时,又会抱怨,为什么小时候没带我周游世界。
好了!如果你有强大补偿驱力的话,你可以利用少才少艺、见少识窄的优势,深挖你的某一口井,比如:比机器人灵活的动手能力、GRE1400分、IT牛人、文章写得人见人爱、水一样的人际关系、勤奋吃苦耐劳。在毕业时,正因为踏实能干和一技之长使求职之路异常顺畅,赚的钱总比那些“多才多艺”如跳蚤、“见多识广”如浮萍的学生牛人多很多。
阿尔图尔·叔本华(Arthur
(1809年21岁获遗产;1813与母亲决裂;1830母亲去世)
叔本华在与母亲的爱恨情仇中成为19世纪一代哲学大师,写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自然界中的意志》等一系哲学著作。
叔本华在他最得意的年龄遭遇求婚失败、求职失败、写作失败。“那本只能自费出版的书只印了800本,放在书店里几年了,还剩160本没有卖掉,但我当时已经觉得很不错了”。叔本华在最后10年成名时如是说。
对于这些壮年时的失败,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是,由于小时候对最亲近的人——母亲的依恋都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他将一生不会真正信任任何人任何事,而一个不信任任何人任何事的人,他的生活必将充满困难,所以求婚求职失败成为必然。
所幸叔本华没有去做心理咨询,没有去寻找社会认同的幸福和成功,叔本华只是带着他的缺陷和他与生俱来的坚硬意志(没有人情味和拒绝诱惑的天赋)、高昂的激情、异常的勤奋自律和父亲留下的2万马克遗产孤独的奋斗着。(为此叔本华一生都赞美感谢父亲)
别以为叔本华的母亲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庸妇,乔哈娜·叔本华是一位不寻常的母亲,她活泼、直率、美丽、思想自由、知识丰富、饱览群书,是德国第一位以写作为生的女性,到1820年,乔哈娜全集出版了整整二十册。她在威玛的沙龙歌德等很多当代名流都是座上客。
就是这样的母子,他们在1813决裂,二十多年没有相见,十二年没有通信。
什么造就了叔本华最后十年的成名和身后的无限哀荣,可能正是叔本华所经历的独特味道的痛苦。
叔本华曾以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症状:我咒骂遗传自父亲的焦虑,用所有意志与之对抗……年轻时的我因为想像中的疾病而备受折磨……我在柏林读书时,认为自己罹患肺病……满心害怕被迫入伍服役……在那不勒斯一直担心得天花,在柏林则一直害怕霍乱……在威洛纳满脑子想的是吸入有毒的气体……在曼海姆则陷入毫无缘由、难以描述的恐惧……多年来,我一直害怕遇到犯罪活动……夜间如果出现吵闹声,我会立刻从床上跳起,拿起匕首和早已上膛的手枪……我总是有一种不安的担心,使我注意并不存在的危险:使最微小的烦恼扩大好几倍,也使我很难和别人好好相处”。
如果叔本华遗传了双亲中的外向开朗、聪明淡定的性格,后天又被母爱的光辉照耀,成为了幸福的情场老手,生意高手,那这个世界只是曾经有过一个成功的牛人,一定不会有独特的孤独的叔本华。
据报道,培养出美国总统的家庭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完美,某种程度上,这些家庭甚至存在严重的缺陷——父亲长期不在家,母亲异常强势甚至反常。很多总统都来自问题家庭,比如华盛顿、林肯、肯尼迪、克林顿、奥巴马等。
小布什在回忆录中揭母亲的短:“她脾气很火爆,我说话‘不干净’,她会让我用肥皂洗嘴,这种情况在我身上发生了可不止一次。”
罗斯福名字的两个首写字母“F.D”——羽毛掸子(feather duster),就是永远受人管制的意思。甚至在罗斯福当了总统后,妈妈萨拉依然不肯放松对儿子的控制。有一次她偷听电话被罗斯福发现,罗斯福忍无可忍说:“妈妈,请放下那边的电话好吗?我清楚的听到你的呼吸声。”在华盛顿眼里,母亲是“一个极端强势、非常苛刻又极难相处的家长。”华盛顿长大成人后,对于童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他一直躲避见到母亲,因为每次见面,总会不欢而散。
约翰·肯尼迪的母亲罗丝也被认为是性格难以捉摸的总统母亲之一。她一生热爱旅游,丈夫在外工作时,她经常把孩子扔给仆人和保姆,一个人出去周游世界。肯尼迪5岁时曾问母亲:“为什么你自己出去玩这么久,你不爱我吗?”但罗丝就是罗丝,她恪守她的价值观生活着。杰奎琳说,约翰·肯尼迪“是个孤独而又多病的男孩。他母亲的确不爱他”。约翰·肯尼迪曾向朋友透露,作为肯尼迪家族的一名成员,如果能够做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并接受各种挫败,那一定是从绝情的母亲身上学到的。
林肯的父亲虽然长期在家,但是经常打骂林肯,林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会安静地一个人默默流泪”。父亲从不打骂除林肯以外的家人,这一点让他很受伤。林肯9岁母亲去世,一年半后父亲带继母回家。继母的到来让林肯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但是父子关系没有丝毫改善。林肯与父亲至死都没有和解。
同样遭受辱骂教育的还有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脾气火爆。经常对妻儿拳脚相加。母亲多萝西担心丈夫的暴力会毁了孩子,就在一个晚上带着福特离家出走,几年后多萝西离婚成功,然后嫁给了一位油漆商人。像林肯从继母那里得到关爱一样,福特从继父那里得到了全新的生活。
注2:摘自《采风报》2011-4-1第12版《问题家庭培养出的美国总统》
这些报道可能会有一定的夸张,但我想基本事实应该是真实清楚的。
五、困惑我的心理咨询
所以我一直对弗洛伊德式的追忆童年往事的心理咨询充满疑惑,因为童年家庭的缺憾和痛苦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心理咨询师凭什么努力让来访者补上生命中缺失的那一角,让人生完满。廉价的完美、稳定、快乐、轻松、荣誉、目标、成功,一定会带来幸福吗?叔本华的父亲海因利希·叔本华,就是汉堡当时最成功的商人,但金钱、名利、娇妻、儿女并没有阻止他从汉堡谷仓阁楼的窗户一跃而下,落入冰冷的汉堡运河。
另外,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咨询治愈的标准是什么?缺憾一定是不幸和痛苦的代名词?补上缺憾就解除了童年的阴影,变成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另一个人了吗?(⊙o⊙) 哦!哦!我们终归不是可以随意输入新程序就按新程序自动运行的机器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可更改的历史、遗传的缺陷、长长地肉做的沉重的尾巴,我们每个人都是两片不同的树叶。所以我常常怀疑,普世的关于幸福的标准存在吗?如果不存在,仅以世俗的幸福和成功为目的的心理咨询意义何在?
关于幸福的标准其实只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多元总比单元好,这个世界就是同果不同因、同因不同果、同果同因、同因同果。其实当我们在尊重和接纳自己和原生家庭历史基础上,去接纳多元世界时,才真正摆脱了与生俱来的幼稚病,才不再被世俗的幸福标准所羁绊,不再被世俗的成功光环所引诱,这时才是真正稀释自己心理问题的开始。
来自原生家庭的缺憾和痛苦可能正是另类完满和不对称幸福人生的动因和基础。我们遭遇的原生家庭的冷漠、折磨、无序、高压、抛弃,可能恰恰成为好马勿需扬鞭自奋蹄的理由。
六、发展多样性
人总是容易陷入某些情绪中无力自拔,尤其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极易陷入原生家庭情感的围城而痛苦。其实你只要有足够的勇敢跳出“小我”看看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所有被人们艳慕的并能够持久存在的好东西都是代价高昂的奢侈品,它们不但超越了小小原生家庭情感的羁绊,它们的上方还悬挂着一串串的辛劳、恐惧、单调、麻烦、泪水、汗水、血水、阴德、孤独和不被人理解……想要拥有它吗?回头看看自己:
你比别人的IQ、EQ、HQ、FQ更高吗?如果IQ、EQ、HQ、FQ不足够优秀;
你比别人更勤奋吗?如果你很懒惰;
你比别人有更好的爹妈吗?如果没有;
你比别人更有运气吗?如果时运很差……
如果你运气超好,什么都不缺,那你一定不是人,是天外来客。
年轻时,我们常常感觉自己与别人不一样。“我似乎是公主、王子、天才再造”。
“老师,我很特殊,我在初高中一直第一名,高考失常才会来到这里(非211大学),所以我一直很抑郁,感觉在浪费时间。”
“老师,我的外祖父是镇长,廉洁公正,很受尊敬,外祖父一直教导我、爱我,我也很像外祖父,所以我一定会大有作为,可是可是我在同学中很孤立,没人理解我。”
“老师,我是数学天才,但同学、老师并不理解我专业课挂科是为了我心爱的数学,所以为了我的梦想,我想退学……”
这是前来咨询的三位大学生的三句开始语。即使“每个人都必须在人生最大的傀儡戏中活动,并感觉到牵动我们的丝线”,然而,从永恒的观点来看,没有一件事是真正重要的,每一件事都会过去。
你站的越高,活的越久,你就会越来越明确的意识到,你既不是公主、王子、领袖,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天才、超人。那个宽大的幻想斗篷并不能将你带到你想飞越的领空。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丝线和尾巴。幻想对于年少的人还有几分正向功能,但对于成年人缺乏负反馈的幻想无疑就是一剂快速致癌药,极易将人引向自我膨胀的不归路。
我们其实都是普通人,我们没有小天使的造化,我们只有飞不起来的肉身拖累,我们还有嗒嗒作响的生命倒计时挂钟。为了让挂钟敲得响一点,走的久一点,我们必须吃喝拉撒睡,还要努力工作赚取维护肉身的费用,还要为人类的繁衍付出时间,还要娱乐、生病、看望父母,我们真正用于思想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还分出大把的时间愤怒、抑郁、内疚、纠缠于原生家庭的关系,沉浸在定格了的往事中不能自拔。拿出这么多时间痛苦于原生家庭的关系,划算吗?!
其实我们只需一点点阿Q,轻轻放下过去,然后尽可能的发展自己的多样性,享受生活过程本身给予的酸甜苦辣咸,接受恐惧、羞涩、内向、无能、丢脸、徘徊无助;接受自己就是普通人的现实。然后用赤子般的真诚坦然直面自己和人生,同时用一技之长努力自食其力,用较干净的金钱养好自生家庭并有限的回馈生我养我的父母和祖先,并努力让自己开心和有价值,这就够了。
人生其实很简单,我们人为的划圈为牢,蒙眼转悠,还高擎着痛苦,是不是很傻?!
全文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