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缺憾的罪与罚、利与弊(2)
(2011-08-13 09:08:16)
标签:
原生家庭罪与罚爱与恨家庭关系教育话题亲子原创血缘亲情教育 |
分类: 课堂趣事 |
题记:无论怎样都不能恨父母,恨只能增加自己人生的痛苦和疾病。但接受父母的一切,并不代表你妥协、软弱、甚至走父母的路;接纳、感谢、敬重父母,是为了放下怨恨的包袱,更好的走成年以后自己的人生之路。
而且大量的生活实例证明:接受比怨恨使你的未来更像你应该的样子,而不是你不喜欢的那个人的样子;反之,深陷怨恨不能自拔,无力自我成长的人,就会越来越像你怨恨的那个亲人。
重拾幸福四要素:接纳、尊重、秩序(先出生的为上,后出生的在下;先通过婚嫁进入家庭的为上,后嫁娶的为下)、距离。
三.
1.
轻轻的放下纠缠,勇敢的超越羁绊。
通过读书、通过倾听、通过反省和思考与更久远的先哲连接,通过耕耘、通过实践、通过自我成长与更宽广的自然力量连通,从而恭顺的接纳和爱那个有血有肉有伤痛有缺陷的真实存在的父母;接纳那个有限的爱;接纳那个有限的生命本身。
而“我必须摆脱父母”是一个人永远不能释怀的那种心痛的根本病因所在,所以一个人摆脱伤痛的最佳途径是:回到原点——重拾淳朴的父母——儿女亲情。
2.
谦卑的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论曾经有过多少缺憾。因为没有养育者的养育和保护,我就不可能活着长大。生命是一个礼物,感谢给我生命礼物的原生家庭父母。
这个世界有多少家庭被毁灭,你知道吗?
你的家庭之所以存在,你的生命之所以存在,你的祖辈吃了多少苦头;付出了多少智慧和汗水;遵守了多少“不得不”遵守的秩序;限制了多少“自以为是”的自由。你知道吗?你了解吗?
现在轮到你这一代,你将为祖先,为整个人类和世界的未来做点什么呢?是荣耀她们?发展她们?还是败坏她们?毁灭她们?选择权在你手里!
3.
父母、祖先的命运,只能他们自己承担、自己负责,子女是承载不了他们命运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虽然与父母有血浓于水的深深的亲情,但我们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我们是有距离的,我们是各自命运的董事长,谁都不能代替谁的生活。对于别人、哪怕是至亲的亲人,我们有时只能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旁观者。
所以我们只是承认和接纳父母独特的命运,即使母亲红杏出墙,父亲酒鬼加家暴,我们也不能说:“虽然你犯了错误,但你仍然是我的父母。”这样说就是有保留,你的语气使你和父母的位置颠倒了,你像高高在上的法官,在同情和特赦你的父母。
你应该说:“我接受真实的你,我敬重你独特的命运,你是我生命的源头,感谢你创造了我这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你永远是我的父母大人。”恭顺的无条件无保留的将父母的命运和父母曾经给予我们的一切(无论好坏)平静的存放在心灵卧室的一隅,以得到心灵的籍慰和庇护。我们带着父母和亲人们曾经给予我们的爱、传统、伤痛和力量,继续构建自己的命运,然后永不放弃前行的脚步。
而没有父母庇护的孩子,即使活到80岁,他还是缺乏安全感。
案例3:《小艾的距离》
小艾是我的闺中密友,小艾与母亲几十年的恩恩怨怨,随着年龄、阅历和学识的增长,近年来越来越释然。
有一次我和小艾讨论德国心理学家贝尔特·海林格的家庭模拟治疗时,小艾说:“家庭模拟治疗真神奇,我以前一直无法界定我与母亲的距离,远离母亲我会内疚,但离的太近我又会与母亲吵架。
现在我终于理解了:我和母亲其实就是两条平行线,不会因为时间而离得太远,但也不会因为时间而相交,我们只能守望着各自的命运,接受着各自的命运,完成着各自的命运,我没有权利替母亲去承担她应该承担的那一份命运”。
随后小艾幽幽的说:“小时候,好强的母亲因为孩子的拖累和厂长的打击,得了重病,我因为是家中的老大,父亲又在外地工作,所以包揽了煮药、买菜、做饭、织毛衣、接送弟妹,家里的一切家务,半夜还战战兢兢的不敢睡觉,三番五次到母亲床边看她呼吸不呼吸,对死神充满了恐惧。14岁那年我真的为母亲承担了命运(潜意识中,怕母亲死掉,我们没人管,如果我死掉,弟妹至少还有妈妈管)得了很重的“绝症”。误诊、手术、确诊、打针、吃药,我在床上整整躺了10个月 ,每天牛奶、鸡蛋、苹果伺候,弟妹都没有份。很奇怪母亲因为着急我的病,她的病竟然好了,而且几十年都没有再犯过。
通过家庭排序我终于明白了我和妈妈之间命运的奥妙,我终于界定了与妈妈的距离,我只做我应该做的那部分。妈妈过生日,我可以买几百元钱的蛋糕,给母亲祝寿。我可以打电话问候妈妈的身体,我可以开车带妈妈去逛街买东西,我全心全意的接纳、感谢、敬重妈妈。但妈妈腿肿,关节痛,只能自己忍着,因为这是85岁的代价。母亲老了需要人照顾,只能由弟妹、保姆照顾,我只尽金钱之责。因为我的命运似乎就是体弱,不能干重活,洗衣、擦地、照顾妈妈就会心跳40次/每分钟,手无力、躺倒、病倒;我的命运似乎只能写点没味的字,说点没用的话(讲课、咨询)。
几十年惨淡人生的经营,几十年纠缠的思考,我已归顺和构建了我自己的命运。我越来越清楚的知道,我要什么?我的未来在哪里?我更清醒的知晓,我的这架破机器的底限在哪里!我的灵魂在哪里!我用血和泪写出的《幸福心理学》专业的博士论文,似乎真的拯救了我。”
有些山区有哭嫁的习俗。哭什么?哭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哭从此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哭离开了曾经熟悉的一切。看到了吗!自生家庭新生活的开始,是从埋葬曾经熟悉和习惯的原生家庭开始的。从此与原生家庭有了平行线的直线距离。这种距离感的自觉达成——肩负起自生家庭的责任,而不再依赖父母,才是成年人真正的内在魅力和成熟的标志。
最后强调一点:无论怎样都不能恨父母,恨只能增加自己人生的痛苦和疾病。但接受父母的一切,并不代表你妥协、软弱、甚至走父母的路;接纳、感谢、敬重父母,是为了放下怨恨的包袱,更好的走成年以后自己的人生之路。
而且大量的生活实例证明:接受比怨恨使你的未来更像你应该的样子,而不是你不喜欢的那个人的样子;反之,深陷怨恨不能自拔,无力自我成长的人,就会越来越像你怨恨的那个亲人。
重拾幸福四要素:接纳、尊重、秩序(先出生的为上,后出生的在下;先通过婚嫁进入家庭的为上,后嫁娶的为下)、距离。
四.
家家一本难念经,人人一本血泪史。每个家庭都有缺憾,每个人都有痛苦的往事。所以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停留在抱怨缺憾上,往前看,向上走,扩大人生的范围,提高生命的层次,以幽默的心态调侃荒诞荒谬的人生。
首先让我们试着找找缺憾的意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