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战争(5)——战争与和平
(2011-03-03 14:10:18)
标签:
尼采自我价值家庭教育教育话题教育人文亲子人际关系育儿原创人生 |
分类: 豆逗乐乐欢乐颂 |
三、战争与和平
如何使亲子战争归于和平,这涉及到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活在自我价值中。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人内在的心灵很害怕自我价值被他人否定,被环境破坏。
如果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觉得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一个人与我有任何连接
(活着或故去的祖先:“唉!连最爱我的姥姥都死了,我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与我悲惨境遇相似的名人、古人:“嘿!这么大牌的名星,也有‘家暴’,也被打的遍体鳞伤,她都受不了自杀了,我一凡人还活个什么劲儿”;与我价值观有共鸣的伟人:“噢!叔本华、尼采、梵高活着时也极其孤独,尼采说他的孤独就像‘七重皮’,任何东西都穿透不了它,我的孤独可是‘九重皮’,我受不了了”。);
没有任何人尊重我的真实感受。
当我的自我价值与他人和环境的价值产生巨大冲突和分歧,又没有半个人理解我、认同我、需要我;既没有残存的希望、和解又久久久久无望时(“我以后不在求人了”,“我不再把我的懦弱暴露出来了”);我会陷入深不可测的黑洞般的抑郁、困顿、焦虑和恐惧;我会怀疑自己,憎恨自己,折磨自己,麻痹自己,作践自己,弄伤自己;我会破罐破摔、醉生梦死,如行尸走肉;甚至我会觉得死是如此美妙,我会时时想到用怎样美妙的形式了结自己的性命呢?
所以对待孩子,可以去批评他、骂他、打他的屁股;但不可以侮辱孩子的人格。不可以持久反复的伤到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
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都要特别注意保护别人那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
“你竟然还是硕士,笨的像头猪;你干的了吗?干不了,滚蛋走人;这么没用、这么笨、这么没出息,生你算我倒霉;你怎么一点都不像我,跟你那个没用的爹一样”。
这种无休止的n的n次方数量级的垃圾语言会真的伤到孩子的自尊,打到他的心灵。使他逐渐的缺失了我们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当狠狠的反复的以攻击的形式触及到家人的自我价值时——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家庭的和睦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家庭战争、亲子战争爆发在即,虽然战争的形式花样迭出、千奇百怪。
1、倾听—接纳孩子的自我价值
既然生了孩子,父母就不能逃避,不能简单化,我们只能和孩子相互搀扶着共同成长,一同走过那些成长的岁月。所以处理亲子关系的第一要素是尊重和接纳孩子的自我价值。
倾听—接纳孩子的自我价值是处理冲突营造和平的前提。
我们很多父母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自我价值,没有蹲下来与孩子肩并肩的平等的去倾听孩子心灵发出的声音——也就是孩子的那个不成熟的困惑的自我价值发出的诉求。孩子希望父母帮助他、成全他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天赋的心理类型不同、吸收信息的频率和范围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自我价值的结构和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想当然,要注意倾听。
有的孩子就是要横着长,丰富自己,什么都喜欢,看各种闲书;有的孩子就是竖着长
总想处处拔尖;有的孩子这一段就是想玩,不想努力……
父母接纳孩子后,关注他,和他讨论成长中的困惑,也可以谈父母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困惑,帮助孩子分析何种成长方式适合他。如果孩子坚持自己的观点,而父母明明知道这一定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方式时,父母要相信孩子,当孩子自己经历失败时,他自己会作出调整。道理很简单:不经不知吗!
案例8
高二的小刚物理并不特长,但高一时的物理年级第一让他误以为自己是物理天才,偏要参加物理竞赛,而且固执的认为某市无敌手,他可以以竞赛名次走捷径,保送中国最好的大学,结果初赛就大败而归。小刚在痛哭了n次后,自己调整过来,最后小刚以全科优势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而且这样的经历让小刚在寻找职业的道路上比其他同学更理性、更主动、更注重实际和具体的运作,所以小刚在大学期间很快找到了他最适合的职业取向——金融数学,并为此而奋斗。
2、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自我价值和人格
我们做父母的要真的去了解孩子,按孩子本来的心理结构、能量水平、智力天赋去培养他,塑造他。
所以父母一方面要倾听孩子自我价值的诉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和提高孩子那个自我价值的品位和质的。尽量去培育孩子的根,让他诚实、有教养;多带他去看大自然的美好;与小伙伴多做游戏,在与小伙伴磕磕绊绊的游戏冲突中让孩子亲身经历困惑,积累人际关系的经验;让孩子多读书,扩大视野和格局。
父母既要抚慰、赏识、接纳、倾听孩子,又要严格的善始善终的规范孩子的行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修养和礼貌,养成遵守秩序和纪律、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习惯。
例如:上课不迟到,公交车上让座,谦让同学,自己完成和检查自己的作业,自己解决中饭,自己收拾书、自己上下学、自己包书皮、早上上学前说“爸爸再见”、晚上临睡觉前说“妈妈爸爸晚安”、完成作为家庭成员规定的家务劳动……孩子没有经过父或母严格的麻烦的顺应自然和天性的洗脑(洗掉动物性的好吃懒做、自以为是、趋利避害、短视牢骚的本能,洗掉人之天赋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和行为训练(训练诚实、守信、守时、忍耐、纪律、变通、礼貌、责任、自知、眼界、任劳任怨、延迟满足、善始善终),他(她)凭什么比其他同龄人有优势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不付出辛苦和困惑的代价(辛苦着累着麻烦着不一定不快乐,困惑才会有寻找符合自然规律育儿方法的天然动力),上天凭什么就让你的儿子(女儿)可持续的走运呢?在整个宇宙中都没有随随便便、随波逐流、省劲轻松的生存进化范例啊!
父母的智慧在于不同特质的孩子应用不同量的抚慰、赏识和不同量的规范和纪律(胆小内向,多赏识;聪明捣蛋,多批评),赏识和纪律就像左脚和右脚一样,只有相互和谐的迈出,才能稳稳的可持续前行。如果只会迈左脚或只会迈右脚,只能磕磕绊绊的跳行,既走不稳也走不远。
所以要想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的久一些、稳一些、快一些、安全一些、舒服自在一些,父母必须教会孩子使用左脚(自我赏识,自我鼓励)和右脚(用德性和纪律规范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 ),再教会孩子如何和谐有韵律的交替使用左脚和右脚前行。
尽人力,顺天命。最后孩子长成大树,小树,小草,那是父母不能改变的,只要孩子自己欣赏自己这片草、这棵树,而成为这个集合中最优秀的大树、小树、小草,就Ok了,父母就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