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 淇县灵山、灵山小镇采风得诗(七首)
(2014-04-28 11:00:13)
标签:
采风春天雨后淇县灵山灵山小镇 |
分类: 我的诗习 |
一、《雨中游淇县三佛寺》
春光本媚明,恰是雨零星。
四面山峦碧,一空薄雾萦。
花开人见佛,湖绕阁生灵。
啼鸟何其脆,凉风心上经。
注:三佛寺位于淇县西部山区,寺内有灵光阁,门楣书“花开见佛”四字。寺北有灵光湖。站立石崖边,山色苍茫,鸟鸣清脆,微雨靡靡,凉风习习,十分畅意。
二、《雨后游淇县古灵山》
青山居佛掌,何物不通灵?
峰抱烟云积,河飘玉带明。
亭于天上立,鸟在寺中鸣。
心地尤清净,踟蹰不欲行。
注:古灵山位于淇县西部山区,为国家AAAA景区,以殷商文化和女娲文化为主要特色。有灵山寺、女娲峰、补天亭、玉带河等景点。导游讲古灵山地势,好似居于偌大的佛掌之上,当即就决定拿它入诗了。
三、《咏古灵山女娲峰》
灵地多奇巧,刀峰削女娲。
岿然生挺拔,逶迤拖裙纱。
四面来膜拜,八方皆赏嗟。
神通何广大?千古佑中华。
注:古灵山有女娲峰,70余米,酷似人形,螺髻高悬、神情肃穆、胸膛丰满、裙裾修长,栩栩如生,人谓女娲娘娘化身。
四、《望古灵山补天峰》
一峰何耸峙,黛色与天连。
人迹应难至,鸟飞看简单。
亭迷烟雾锁,树隐霭云眠。
望久心如梦,依稀上顶巅。
注:女娲峰对面有补天峰,峰上有补天亭,望去极高。才下过雨,云烟遮罩,树木隐约,朦胧幻渺。最妙的是高高的天空中,居然有两只鸟在悠然飞翔,叫人入迷。
五、《访古灵山女娲宫》
得得石阶长,青青绿满墙。
幽幽朱殿旧,耀耀瓦璃黄。
肃肃娲娘坐,虔虔信者忙。
个中谁最古?王纣曾焚香。
注:古灵山有女娲宫,史载商代纣王曾率百官徜徉灵山,降香女娲宫。
六、《三进三出古灵山三清宫》
清音缥且缈,听取步难挪。
入内观无极,停吟悟几多。
心平开福地,意善浴仙河。
三进犹三出,风浮云绕呵。
注:古灵山有三清宫,经过时,听到轻缓的音乐,忍不住进了去。凝视三位尊神,吟读悬挂联对,直想沉浸。待迈出门槛,觉得不舍,又进去,须臾又出来,仍不舍,再进去,真是三进三出了。
七、《参观淇县灵山小镇记笔》
灵山游览罢,小镇看风情。四野氛围寂,层楼特色明。
黄墙夯土壁,白玉冷蝉灯。里巷青砖砌,悠长古意生。
桃梅开湿径,竹簇倚丹楹。信步心怀惬,交谈眉目清。
乡村多苦困,美丽怎经营?且借殷商地,新开一片城。
村民居有住,商贾占能赢。文化为魂魄,旅游作并行。
千人堪指望,事业待收成。一举多得也,自当阔步行。
春风尤给力,政策好依凭。贫困多扶植,关怀自帝京。
我辈尤勤奋,一期雏见形。呼之希望出,但愿早飞腾!
注:灵山小镇距离灵山景区500米,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该区域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殷商古文化遗址。灵山小镇建设,旨在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让农民迁出山区,入住社区,服务景区,以“三员三小”形式(即景区工作人员、公司雇员、群众演员,小客栈、小商铺、小餐饮),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目前,该小镇一期建设已经完成,绿化美化工程也已实施。其楼房统一为三层,墙壁的色彩、形式仿照殷商时期建筑风格,路灯上描绘有殷商出土文物玉蝉形象,里巷道路皆为青砖铺砌,闲步其中,别具一番风味。
——
这次采风,一共写出7首诗来,我想,应该是采风者当中最认真的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