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罗铮

(2008-06-02 00:39:37)
标签:

杂谈

分类: 糊涂收藏

     罗铮从未上过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差,但他却具有某些超人的天赋。首先表现出的是他那绝好的音乐记忆力,凡是他听过的音乐,以后不管听见其中任何一部分都能准确地说出曲名。他对音乐的痴迷,也非常人可比,音乐差不多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这对他心智的影响和启发是无法估量的。
    罗铮在绘画上的极高天赋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踏入绘画世界却纯属偶然。大约80年代末,罗铮拿起毛笔在一张纸上画了两个圆圈,
他父亲觉得非常有意思,便把它挂在墙上。约两三年后,一位画家朋友李耕先生见到这幅画也觉得很有意思,就建议让他尝试画油画。
他的家人也仅仅出于让他玩玩的想法,为他买了少许油画颜料和作画工具。于是,罗铮便开始画起油画来。他的第一幅油画是1992年2月画出的,从那时到现在(2007年),已画油画600余幅。不可思议的是,他的绘画技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而他的画一开始便相当完整,这一点让很多业内人士惊叹不已。他的画风虽然一直在变化,但从艺术角度上看,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各有千秋,而且性灵独到
    罗铮的绘画风格是独特的,表现手法是抽象的最特别的是,他有很多作品是音乐的视觉映像。罗铮用色彩巧妙地传达出他对音乐的独特感觉,这当然和他从小就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有关;还有一部分画是表现他对艺术其它领域,如绘画、雕塑、建筑等的感受;同时,他也将他对大自然的感受记录在画布上。此外,他还有大量的无题画,这些画想象驰骋、神思飞扬,是他画中极其耐人寻味的一部分。
   音乐界的人更容易对罗铮的画产生共鸣。同样的钢琴曲,不同的人弹,节奏、明暗等等都会有所不同。比如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是激情而躁动的,罗铮的画用浓丽的色彩表现一种极致,暗示由盛转衰的悲哀。罗铮画陈其钢的音乐,素净柔和,如果你熟悉陈其钢的曲子,
就明白那是典雅素朴的,不可能有他画《春之祭》那样浓烈的色调。利盖蒂这位匈牙利现代音乐大师,他的曲子没有旋律没有节奏,如果你没听过利盖蒂的音乐,你从罗铮的画上看到的就只是一道道颜色条子。利盖蒂说,罗铮画出了他内心的声音。还有《月光奏鸣曲》,美国一位钢琴家站在画前许久,说:“奇怪,我怎么全身都在动。”这首曲子,他不知弹过多少遍
  罗铮成长在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他的父亲罗忠熔是著名的作曲家,母亲李雅美是著名的歌唱家,姐姐罗莹是钢琴老师,他们在罗铮的成长道路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铮对音乐有着超常的领悟力和记忆力,并能将音乐大师的乐曲以及内心细腻的感受转化为一幅幅色彩奇异、充满想象力的画作,因此音乐题材的创作便成为罗铮独特的风格。
   匈牙利现代音乐大师利盖蒂看过罗铮的油画《利盖蒂》后,欣然提笔致信罗铮:“亲爱的罗铮:我为你涉及我音乐所作的画而深深感动,
我赞赏你的天才,并祝愿你生活和工作一切顺利、万事如意!——你的利盖蒂。”
   吴冠中大师说罗铮的画直抒胸臆,渗透心灵,是与艺术本源紧密契合的灵光心性的显现,属于“心音心色”。罗铮用一颗最纯净的心灵抓住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无限境地,带领人们体味着视觉与听觉的通感境界。他用油画的手法再现了音乐中那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飘渺的气氛,响亮的色彩、灵动的线条把音乐和光、色和谐地展现出来。“声”、“色”相通,罗铮就像一座桥梁,将人们从视觉印象自然地过渡到一个宁静而又深远的音乐世界。

         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wbr>罗铮
      罗铮生于1965年12月9日,十个月时被发现患有智能障碍。文革期间,父亲(罗忠镕,作曲家)被囚禁,母亲(李雅美,歌唱家)去干校劳动,姐姐(罗莹,钢琴演奏员)到农村插队,罗铮被独自留在家中由一位保姆照顾着。感谢这位保姆的悉心爱护,罗铮幸未遭受更大伤害度过了那段困难时期之后,罗铮才在充满爱心的家庭照料下,开始了正常的生活。罗铮的第一幅油画《爸爸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便将音乐和绘画连在了一起。那是1992年3月24日。吃早饭的时候,罗铮问:“爸爸,你的《第二弦乐四重奏》能画吗?”罗忠镕当时随口答道:“当然能画了。”罗铮便不再说话。当天下午,那幅《第二弦乐四重奏》便悄无声息地诞生了:画面的4个方块,同样的线条、同样的外形,却给人极其不同的感觉,色调和谐,具有极强的理性色彩,即使是专业画家也难以做到这种鲜明的变化。不久之后,罗忠镕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提到了这幅画,他写道:“一看见这幅画,我感到太贴切了。确实还是我的基本设想。大的节奏非常规整,其中却又充满变化。如他把画面分为4块,每块又完全不同。后来,我还意识到一个更玄妙的东西,即我那四重奏从头到尾和‘四’这个数都有关系。这当然太玄了,因为他根本不识数!”在罗铮其后的创作中,这种音乐题材的创作成了他独特的风格。罗铮每画完一幅油画,便能指着画说出它的名称,这些名称往往是一些世界音乐大师作品的名字。
   罗铮在2007年9月2日成都《罗铮画展》上,美女牵着他的手,罗铮成都画展开幕式朱屺瞻老先生说过,绘画的最高境界是音乐的境界。“无限”就是音乐与绘画得以对应的一个契合点。罗铮用一颗最纯净的心灵抓住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无限境地,带领我们体味着视觉与听觉的通感境界。他用油画的手法再现了音乐中那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飘渺的气氛,响亮的色彩、灵动的线条。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wbr>罗铮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wbr>罗铮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wbr>罗铮 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wbr>罗铮     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wbr>罗铮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wbr>罗铮天才的音乐绘画艺术家—— <wbr>罗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