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尸要价,见证金钱面前道德沦丧的无耻[拐来拐趣]
标签:
挟尸要价长江大学尸体张波杂谈 |
挟尸要价,见证金钱面前道德沦丧的无耻[拐来拐趣]
文/方亮
挟尸要价,事件背景: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而打捞公司打捞尸体时竟然漫天要价,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的事情。
此事件曾被媒体广泛关注,舆论一致谴责挟尸要价的行为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羞辱了所有国人。
蟹有蟹路虾有虾道,自古赚钱的门道被分为三教九流,三十六行当。古语云,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何为状元?一般现在的理解为状元就是考试第一名的人就是状元,但是许多人却忽略的状元内在包含的元素,古代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能上殿面圣的都是家庭清白,品学兼优之辈,从这就能看出,状元者基本上多为德智兼得者。
而贩夫走卒之列,之所以被冠以状元,除在专业邻域内有所建树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商德,但是自从拜金主义盛行后,这个德早已经被人丢进茅坑,冲到了九霄云外。
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商人有商无德呢?一是,需要赚钱养家糊口,二则需要交付一系列的苛捐杂税,三则需要在人情上上下打点,尤其是一些被有关部门控制的领域,其存在的暴利让人很是眼红,但是要拿到这份差事,那么就得上下打点,只有雨露均沾了后,商人们才能在里头呼风唤雨。
挟尸要价是一件非常恶性的社会问题,如果说挟尸要价者道德沦丧,不如说有关部门早已经丧失了道德。
作为当事者,他所考虑的最基本问题就是,捞尸后要上交多少钱?简单的说,他所要考虑的是捞尸的成本是多少,而不是去考虑有没有道德,因为对他们而言,捞尸就是他们的职业,捞人必定会产生代价,因为英雄已亡,在这个几乎已经缺失了义务与主动的社会氛围下,任何劳动付出都需要拿着金钱去衡量。
当尸体被捞上后,打捞者要求长江大学给钱,这本无可厚非,也许是商人的秉性,也许是考虑到成本问题,当谈价不成后,他们开始不顾众学生的恳求挟尸要价,神情淡漠地谈起了生意,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做人的基本问题,这是人而不是商品,如果死者有知,上天有眼,估计那船早就翻了。
当丑恶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时,有关部门的脸早已经随着那个冷漠的手势一同丢进了长江之中,对于站在船头比划价钱的老人,我对他表示痛恨的同情,痛恨他神情淡漠,痛恨他为虎作伥,同情他身不由己,同情他毫不知情,因为他们打捞尸体的时候并不知道死的是救人的英雄,而只是当作平时的日常特殊工作——打捞几个游泳不慎溺水的大学生而已。因为对他们下令得人是那个站在岸上的打捞承包商张波。
事后当老人们得知知死者是是救人而落水牺牲的大学生,几位老人都主动退还了所收的钱,不知道这个张波做了没有,估计没有,因为他的钱已经不是他的,他要分给在“挟尸要价”中所在获得利益的有关人员与有关部门。
挟尸要价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有些人说那个张波是罪魁祸首,但却很少有人去指责张波背后的水务部门,张波打捞尸体赚钱是因为这段是他的承包段,如果不是出现在这段,我估计依然还会出现什么李波/、赵波、钱波之流。
有偿打捞尸体在当地的影响十分恶略,当地老百姓有投诉过,但最后换来的却是当地政府部门的沉默,而大多数家属都以死者为大最后忍气吞声交了钱。“挟尸要价”事件让我们看到了金钱面前道德沦丧的无耻,同时也看到了当地部门的腐化与堕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