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时好心干坏事
(2009-05-18 21:51:36)
标签:
家庭育儿姥爷姥姥坏事家庭教育在家教育 |
我们离冲冲的姥爷姥姥住较远,有时候一两周才能见老人一次。
冲冲小时候,我们很经常提醒冲冲给姥爷姥姥打打电话,问候问候老人家。在通话前,冲冲妈妈总爱教冲冲:叫姥爷姥姥好、问问姥爷姥姥吃了吗、身体好吗等等。结果呢,日久天长,冲冲和姥爷姥姥通话时,除了妈妈教的这几句,别的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还有,姥爷姥姥见到冲冲时,总是很舍得花钱。喜欢吃的,买!喜欢玩的,去!冲冲妈妈觉得老人家一辈子省吃俭用攒点钱不容易,很不舍得让老人多花钱。有一次姥爷带冲冲去公园,她还给冲冲零花钱,让冲冲自己买门票,弄得姥爷都跟她急了:“我留钱干吗?不就是给我外孙子花的吗?!”
在这两件事上,冲冲妈妈是很典型的从主观意志出发“好心办坏事”。在第一件上,她希望冲冲能学会尊敬老人,可是呢?孩子反而成了鹦鹉学舌,不会表达自己对姥爷姥姥的真情实感了。在第二件事上,她希望冲冲学会体谅老人。结果呢?弄来弄去,却客客气气地把老人弄成了“外人”。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对孩子来说都是“一家人”,弄成这,老人家心里能干吗?不急才怪!
不过,好在冲冲妈妈比较“谦虚”,一经“批评”,很快就改正了“错误”。
现在呢?即便我们不提醒冲冲,他想姥爷姥姥了,就会主动打电话,天南海北的,一聊就半个多小时,有时候聊热闹了,冷不丁还会冒出一两句在我们听来“不中听”的话,不过童言无忌,老人家开心就好。上礼拜六,姥爷带他去公园划船,听姥爷回来说,有60元划一小时的船、有40元划一小时的,冲冲为省钱,选择了40的;姥爷让他多划会,他嫌贵,划一小时就不划了。姥爷说这些时美滋滋的,直夸冲冲懂事。您看,我们没提醒,这孩子不也挺会心疼姥爷吗?如果我们“多事”去提醒他:冲冲你应该这样与姥爷相处、你应该那样与姥爷相处,弄不好,他反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跟姥爷相处了。
说这些都目的,就想说明一条: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反而是适得其反,好心干坏事。相信孩子,很多时候他会比我们想像的棒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