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的本质独立自学能力大彻大悟教育 |
由于刻苦自学,终于在数学上初 露锋芒,1930年,20岁时,他的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轰动数学界,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 来先生的高度重视,经过他的推荐,于1931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负责管理图书、公文、打字等。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 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一年后开始讲授微积分课程。1934 年,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乙种研究员。1935年,被提升为教员。1936年前后,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N. Wiener)到清华大学讲学,对华罗庚的勤奋好学很感动。维纳写信给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哈代(G. H. Hardy)推荐华罗庚,称赞华罗庚是中国的拉马努金(Ramanujan)。于是华罗庚取得了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剑桥大学深造,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发表了十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得到哈代和李特伍德(J. E. Littlewood)的赞赏,引起国际数学界高度重视。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教授,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住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 似的小阁楼里,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写出了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年3月,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为青年作“访苏三月记”的 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来到美国与其团 聚。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回 国,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并筹备成立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并 任数理化学部副主任。195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但工作重心仍在中科院数学所。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 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1964年,去中国科技大学工作。
愿我的声音能带给您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