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导师与偶像

(2009-09-05 08:45:34)
标签:

偶像

科学家

居里夫人

哈佛大学

科学高峰

杂谈

第一导与偶像

          蔡笑晚/文

 

 

使居里夫人玛丽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第一导师

就是她自己的父亲,玛丽的父亲青年时是物理

的,父亲对科学的顽强追求精神和强烈的事业

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幼小的心灵。使她

充满做科学家的幻想。

这种无意间的耦合使早年曾经在杭州大学攻读

过物理学的我,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之重大,

也更加自信地去坚持自己早已开创的家庭教育

事业。

 

在cctv1《我们》节目里有人问我,孩子这么小,你怎么知道他将来能成为科学家,我当时说:在早教过程中我发现了孩子的数学天赋,所以我就从孩子的强项入手去培养他们,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非常值得炫跃的才能潜力可供开发,都有足够的智力因子构建人生未来的辉煌。成才者与未成才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把才能潜力较好地开发了,而后者却不幸地被埋没了而已。差不多所有的成才者都是靠发展个人的智力强项而取得成功的。没有父母的早期发现,些孩子的智力强项可能被永远地埋没掉了,而永远地失去了成才的机会”。

先撇开早期发现这一技术性较强的原因不谈,作为一个曾经把科学家作为人生理想的父亲,去引导自己的孩子将来做一个科学家本来就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而且我也只是说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科学家,并没有说天下的孩子都要培养成科学家,却遭到一大堆“专家”的反对,弄到最后科学家连经商、厨师、入殓师都不如,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就是这些不负责任的专家的误导,科学家的排名己经是倒数第三,看来这些所谓的“专家”,非得要把科学家的排名弄到倒数第一才肯罢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啊!不是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开玩笑的话题。经商做生意、厨师、街舞巨星、入殓师,什么人都可以做,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但是科学家是要从小培养的。任何有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的专家都应该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鼓励孩子们长大当科学家。

我当时成为众矢之的,我举了居里夫人为例,说明引导孩子立志当科学家的想法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历史上例子太多了,并不是我个人的突发奇想。

据说以人为偶象是不好的,但是在我的家庭教育经验里,偶象崇拜和追求却确确实实是一项重要的理念和方法。首先我认为作为父母在造就孩子完善人格、人文底蕴和道德素质方面必须起着样板、楷模的作用,另外在人生道路指引方面也必须以自己的精神去感化,这就是所谓的习化。因此就总体而言,如果父母有条件首先必须是孩子的第一导师和终身导师。

使居里夫人玛丽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第一导师就是她自己的父亲,玛丽的父亲青年时曾经在俄国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的顽强追求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幼小的心灵。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如饥如渴地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做科学家的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园地里探索自然的奥秘。

这种无意间的耦合使早年曾经在杭州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的我,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之重大,也更加自信地去坚持自己早已开创的家庭教育事业,我在知道居里夫人的传记之前就早已悟出了父亲楷模、样板作用的重要,这是我本人的人生经历为我自己提供了最直接也最实在的启发,父亲生前的崇高品质,人格迷力和思维方式在有意无意间让我习化到了一种最优的范式和根深蒂固的精神定格,父亲的这种崇高是留给我的无价之宝,是我一生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力量泉源。正是凭着这种无形的力量使我能够在看不到一条可以通往成功道路的逆境中,永远保持满腔热血和一颗自信执着的心。去经历这么漫长的坎坷岁月。

当我身为父亲而又无法亲自去成就一番辉煌事业时,我自已毕生的任务就是献出自己一生的爱,把孩子培养成才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并把父亲的这份崇高传给子孙,我深信这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是比任何财富都更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第一导师的责任除了为孩子指出人生的正确道路之外,就是为孩子塑造一个可供毕生追求的第一偶象,因为天西是女孩子,我就找了一位女的科学家作为她的偶象,我给她反复不断地讲居里夫人的故事,当我讲到居里夫人是家里的最小女儿,4岁时就学会看书,她感到特别高兴,一种自比效应很快使她对居里夫人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崇敬,五岁读小学二年级时,就说长大以后要向居里夫人学习,将来要做一个科学家,尽管那时候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她还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很了不起的人。

记得后来我把一本波兰人H·博宾斯卡写的(董福生译)《居里夫人的故事》给她看,开始时尽管她还不是看得很懂,但因为已听了我讲的故事,所以她总是不断地翻这本书,并问我很多问题。

她问得最深刻的是居里夫人的父亲教育孩子们要把知识看得高于一切,入侵者可以掠夺所有别的东西,只有知识是永远不会被夺走的。居里夫人的父亲经常告诉孩子们说:“罗马征服了世界,但是希腊文化征服了罗马”。

因为此前我曾经向她讲述中国的历史,异族曾经两度入侵并占领中国,但最后不是中国被灭亡,而是异族被我们的华夏文化所淹灭、同化。所以,文化、知识是最重要的,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不可能长盛不衰,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容易被欺侮。所以,无论于公于私,都要努力学习,好好读书,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将来既可贡献于社会,也可为自己争得锦绣前程,走出目前的困境。

她还问我巴黎大学远不远,将来是否也可以到巴黎大学去读书。我对她说,对于有知识的人来说世界并不大,巴黎也不远,等到您长大的时候可以去巴黎大学读书,更可以争取去世界第一的哈佛大学读书,使自己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她听了很高兴,从那时侯开始,她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经装载了哈佛大学,把它作为一个梦去追,苍天从来不负苦心人,在未来的岁月里她通过不断的努力一步步向目标靠近,最终上帝在十三年后园了她的哈佛梦。并且沿着科学的崎岖大道去攀登更高的科学高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