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三)

标签:
早教行为习惯教育 |
—习惯决定人生的高度

(5)节俭、简扑习惯:当时我们的家庭比较贫困,没有能力让孩子过优裕的生活,因为没有房子,又没有很多钱,我们连同孩子八个人,只租了三十多平米的破旧房子,家具和生活用品都很简陋,穿衣也都一个接一个轮着穿,从来不讲究打扮,孩子们从小养成了简单扑素的生活习惯,但是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简扑习惯倒并不是出于家庭贫困的原因,在我们看来节俭、简扑习惯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省一点钱物,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素质。
从五岁开始,我们就教他爱惜财物、懂得节俭,并培养他储蓄存钱的习惯,我们具体做法是给每个孩子制作一个“存折”,用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创造力。这个存折处于虚拟和现实之间。比如,每次考试好的,都有奖励,再比如,我出一个题目,让六个孩子去做,谁先做出来,就给谁奖励。存折上的钱是孩子的,但真要花的时候,还是要“审批”,要经过我们的同意。钱虽然不多,但却使孩子很有成就感。存折上“钱”越多,孩子的成就感就越大。另外把每年过年时亲友给他们的压岁钱也储蓄起来。这习惯不仅使他从小学会了理财的方法和兴趣,而且培养了一种节约的德行。这德行对于人生来说,是超越金钱之上的无价之宝,由它可以发展出其他方面更多的崇高品格,而这些品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这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天文出国留学时,他把他多年来的储蓄全部交给我们,竟有八千元之多(其中大部份是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奖学金。)。
(6)遵守秩序的习惯:有人说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法则,其实秩序应该是人间的第一法则,也是家庭和个人的第一法则。没有秩序社会就会紊乱,没有秩序家庭也会紊乱,没有秩序个人也会处在乱杂无章状态之中。所以从小要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习惯,该静的时侯绝不说话、该排队的时侯就排队,决不争先恐后,决不插队、该服从的就服从、该让步的就让步、该快的时侯就快、该慢的时侯就慢……总之一句话:遵守秩序,服从秩序。
从遵守秩序习惯可以发展出个人生活的有序慨念,也就是说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乱杂无章会清理出一个头绪,使生活和学习变得有条有理,使整个人生有条有理,人生中的一切都秩序井然。
(7)完成的习惯:从头至尾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这是一个人的一种能力和修养,但更是一种习惯,很多人没有这种习惯,做事总是漫不经心、半途而废。这是因为从小没有培养完成的实惯。我们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中很注重这方面的内容。
孩子从三岁开我们就要求他们完成布置的作业,比如说,要写二十个字,那他就必须写二十个,那怕十九个也不行。每顿吃一小碗饭,他必须把这小碗饭吃完,才能离开,剩下一口也不行。玩积木游戏,我们要求他把每块积木都用上,剩下一块也不行。……这些看似很轻微的小事,但是从小开始培养,就养成了完成的习惯(在训练完成习惯时不能把目标设定得过高,以孩子有能力完成为度,如果总是无法完成,反而会影响该习惯的养成)。
完成习惯的培养,对他们长大后处事的完成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做任何事情总是下决心去完成它,从不半途而废,从不轻言放弃。
(8)自我激励的习惯:很多孩子包括大人,做错了事或遇到了困难曲折,就会自暴自弃或灰心懒意,失去了继续努力和坚持下来的决心和勇气,轻易放弃了原本可以成功的事。这是从小没有培养好自我激励的习惯。
人生难免有曲折和失败,在困惑的时候别人的安慰虽然有时候也能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但更多的是增加烦恼。另外,人生在胜利的时,在飞黄腾达的时候,往往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从而失去了取得更大胜利的机遇,这时候别人的忠告会被当作耳边风,非但听不进去,反而会把别人的好心当作恶意。
所以对人生来说,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是很重要,必须从小学会如何自己激励自己。由于我本人的特殊人生经历,使我从小养成了自我激励的习惯,我的这个习惯其实很简单:在困惑的时候总是口中念念有词,用相关的格言或诗句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给自己制造一种高的意境,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去应对目前的困惑。在胜利、成功的时候也经常口中念念有词,用一些相关的格言、警句,来克制自己的自满情绪,来鼓励自己继续努。
我从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的教子格言中,有很多条都是针对人生不同境遇时所采取的自我激的词句: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在反省自我中走向成功,使功业踏踏实实。
永远带着欢乐迎接雷霆和阳光;
万勿悲观失望逃避灾难和挑战。
忍辱负重并非失败;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我把这些自我激励的格言、和诗句,很早就教给孩子们,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