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劝学、立志、修身

(2008-10-29 22:07:04)
标签:

家训

墓碑

学习方法

荀子

劝学

修身

教育

    劝学、立志、修

     与天文关于劝学篇的讨论对话   

                                    蔡笑晚/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况的著作《荀子》,现存三十二篇,保存了荀况的为人处世之道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

     我们不是荀子研究专家,手头只有一本1974年出版的《荀子简注》,我与天文关于荀子的讨论是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的,《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题纲契领性的开场白。首先我让天文熟读劝学篇的全部文字,然后,让他把他感兴趣的句子划出来,他当时划出的句子是: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然后我嘱他好好思考两天,然后与他讨论。

我  问:您以前学过荀子的劝学篇吗?

天文答:学过一点,是在中学语文里学的,也是劝学篇。不过那时候理解得不深,只会背。

我  问:您现在理解得深一点了吗?

天文说:是的,现在不仅是深一点,而且侧重点也不同了。

我  问:侧重点是什么意思?

天文说:侧重点就是对文章里的重要句子的选择,比如说:我以前总是喜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现在似乎更喜欢

“学不可以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即学无止境,要博学、自省,以达到心智敏捷行为端正。劝学篇的很多句子都是借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及学无止境的道理,如: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我  问:既然学习是这么重要,学问是如此之大,那么荀子在劝学篇里对学习方法有没有什么特别见解?

天文答:有!而且举了一大堆例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里荀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事理。形成鲜明对照,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要在“积”字上下功夫。蚯蚓虽“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竟能在地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而 “六跪而二螯”的蟹,却连一个自己藏身的小穴也挖不好,这是绝妙的比喻啊!他所举的每一个例子都很好,说理也很动人,只有专心一一,才能取得成果,这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也是所有事业成功的保证。不过我认为他所写的一连串句子中有两句话是最具代表性的金玉良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  说:说得很好,这16个字是做任何事业都用得着,我要把它写在家训里。还有什么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吗?

天文说:还有一段立志和专一的思想:“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石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这段虽然也是强调用心专一的好处,并指出尸鸠对待生活的态度的专一,应该成为人的榜样。但我认为这段中最好的两句是关于专心立志的: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我  说:很好,这两句也是人生事业走向成功的根本,每个人都应该有“冥冥之志”,做“惛惛之事”,然后去争取“昭昭之明”和“赫赫之功”。我也要把它写到家训里,让子孙万代都记着。

天文说:看来荀子确有独到之处,象您这么严格、挑剔的人,竟能在他的同一篇文章里选中四句话列为家训,说明他是够厉害的,难怪他竞能一手教出了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和李斯。不过还有一段话也特别鼓舞人心: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意思是有才能的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通过学习和观察,获得知识,然后凭借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善假于物”才能成大事。

我  说:对!个人的能力相差无几,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舆马、舟楫”之类的“物”,只有“善假于物”才能胜人一筹,才能成大事。荀子的劝学篇里有关于道德修身方面的思想吗?

天文说:关于道德修身方面的篇幅虽然不多,但很深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修身的过程,一个人来说,修身的第一步是“积善”,只有不断地积善,才会达到了“成德”,进而达到神明自得的境界,才能达到心灵的超越,具备圣人的思想怀。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人生在世要做成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并不容易,出污泥而不染是很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处处谨慎,防邪辟而近中正。一旦怠慢忘身,必然祸灾乃作,千万要慎之言行。

     关于荀子的讨论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后来我除了把上述的四句收入到《蔡氏家训》里外,还把《劝学》里的大段文字刻在父母墓碑的右侧,作为蔡家子孙永远的训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