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笑晚
蔡笑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90
  • 关注人气:46,0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给天文讲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

(2008-09-07 22:36:03)
标签:

华罗庚

自学成才

读书本质

杂谈

我给天文讲华罗庚的故事

                 

                 蔡笑晚/文

           

             3000年前有位哲人说过:学生的头脑

       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点

       燃的火种。

         如果大脑里的智慧火花没有点燃,知

       识填充得再多也只是一个书呆子。点燃

       大脑里智慧火花的最佳手段是培养自学

       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经常鼓励天文以华罗庚为榜样通过自

       尽快走向科学的前沿阵地。

 

      为了培养孩子们自学的兴趣和信心,我经常给孩子们讲述著名科学家自学成才的故事。我讲得最多的是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

      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从小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痴迷常被同伴们取笑为“罗呆子”。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已经显露出来,并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尽心尽力予以培养。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但因家境不好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当店员。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华罗庚从小喜欢数学,失学以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当时的条件很差,自学所需要的书本都很缺乏,手头只有一本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五十页的微积分。他站在拒台前,顾客来了,就帮父亲做生意,记帐。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数学书、钻研数学难题。有时思考数学难题入迷,竟忘记了做生意,怠慢顾客的事常有发生,为此常挨父亲骂,说他看“天书”看呆了。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但这场大病使他左腿残疾,一生成了跛子。

由于刻苦自学,终于在数学上初露锋芒,1930年,20岁时,他的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轰动数学界,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的高度重视,经过他的推荐,于1931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负责管理图书、公文、打字等。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一年后开始讲授微积分课程。1934年,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乙种研究员。1935年,被提升为教员。1936年前后,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N. Wiener)到清华大学讲学,对华罗庚的勤奋好学很感动。维纳写信给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哈代(G. H. Hardy)推荐华罗庚,称赞华罗庚是中国的拉马努金(Ramanujan)。于是华罗庚取得了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剑桥大学深造,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发表了十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得到哈代和李特伍德(J. E. Littlewood)的赞赏,引起国际数学界高度重视。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教授,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住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写出了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年3月,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为青年作“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来到美国与其团聚。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并筹备成立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并任数理化学部副主任。195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但工作重心仍在中科院数学所。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1964年,去中国科技大学工作。

      孩子们对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都很感动,而且都决心以华罗庚为榜样,通过自学尽快走向科学的前沿阵地,攀登科学高峰。另外华罗庚说过的一句话:“数学上有些问题如果停留在原有基础上是很难弄清楚的,但是等学习了下一步之后,再解决前面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对天文的影响也很大,使他在自学方法上有了大胆向前冲刺的信心。

     因为我讲的次数多了,所以孩子们对自学成才的道理,都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行动的准则,懂得了读书成才最根本的关键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而读书的本质就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自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个铁的真理
后一篇:父亲的事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