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部--幼教培训分享之晨圈】

(2015-04-20 11:34:37)
标签:

教育

育儿

                                  幼教培训分享---晨圈

                                          肖潇

   全人教育幼儿园,每天早上室内外游戏转换的中间,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做晨圈,这是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中,最重要的集体时间。201410月,我在广州南沙参加了华南地区全人教育幼教第二届第二期的培训。这一期,汤奶奶系统地为我们讲述了晨圈的相关知识,在此分享如下。

 

晨圈,是从英语的“morning circle”翻译而来,顾名思义,晨圈一般是在早晨围成圈来做的一种活动。但在国外,也有人用”circle”,”ring time”,”circle game”等来指代晨圈。这说明,圆圈活动不一定都在晨间进行,也有老师会在其他时间带,在孩子离开前也常常会做再见圈。

 

关于晨圈的形式,我们常常喜欢用一个大圆垫来帮助孩子们围一个比较圆的圈。汤奶奶认为,使用垫子是为了让孩子保持温暖的,因为晨圈有很多动作会坐在地上做,而不是用来让孩子们围一个完美的圆圈。而且,孩子在9岁前,都很难围成一个完美的圆圈。所以不要强迫孩子在做晨圈时一定要站在哪里,这样非常僵硬,不适合孩子。因为孩子是流动的,尤其是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很喜欢粘着老师,所以小孩子粘着老师站的时候,也不用刻意让他离开,和老师保持距离。因此,做晨圈时只要孩子们感觉舒服自然就好,不用刻意要求孩子要围一个完整的圆圈。甚至有些小小孩不愿牵手或躲在老师背后也没关系,只要他是在晨圈活动中与大家在一起就好。

 

晨圈有以下几个元素需要注意:

 

1. 主题:晨圈一般涉及生活,季节,节庆,童话这几大板块。季节性的晨圈对孩子很适宜,但选择这类晨圈,一定要和当时当地的季节相关联,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晨圈的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全人教育强调要本土化,和本地文化要相吻合的原因。

 

2. 材料:选择的晨圈材料要适合,内容不能太抽象,包含过多的情感或有多愁善感的内容都是不适合的。也不能太复杂,保证我们做的内容都可以用简单的姿势去表达,这样才适合孩子。

 

3. 姿势:一般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够了,而我们做的动作,都要清楚地表达我们歌曲或诗歌的内容。并且在说话之前,动作应更早一步出现,因为孩子是用眼睛来学习的,而且言语和头脑链接更多。做晨圈时,我们不是在跳舞或表演,我们要带孩子去体验真实生活中的东西。所以,老师对于自己带给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要非常小心,要保证每一个动作都是真实的,反应的是真实的世界。要去研究事物的本质,多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一切,才能更好地将世界表现出来。

 

4. 两极:晨圈是大宇宙中的一个小宇宙,所以法则和大宇宙一样,也需要有呼吸,节奏。动作要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才行。

 

5. 开始和结尾:晨圈开始可以有一个对内容的简介,而结尾总是很圆满才行。

 

6. 言语和歌唱:在全人教育幼儿园,老师唱歌要欢快又愉悦,用较高调去唱第五氛围的歌曲,可以更加接近孩子的意识。而清晰有想象力的言语,可以刺激孩子的生命力。

 

7. 时间:每个晨圈从准备到结束,根据孩子的状况不同,一般530分钟都有。而一个晨圈重复四个周最适宜,因为一个月和月亮有关,而月亮意识与孩子的想象力相连,对孩子更好。

 

那老师在晨圈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老师用自己的吾承载着晨圈的一切,老师需要极强的自我力量才能创编出一个好的晨圈并很好地将它带给孩子。在晨圈过程中,老师是不用解释的,也不回答任何问题。老师的内心要非常坚定,孩子需要做晨圈,而且每天都要做。而老师在带领晨圈时,一定要在当下,自己也要感觉轻松自在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足够的自信,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班级有中心,孩子跟着老师也可以感觉很稳定,有安全感。就算是做了很多次的晨圈,每一天带之前也要再复习一遍,做好足够的准备。

 

最后,汤奶奶反复提到晨圈在幼儿阶段孩子学习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晨圈,孩子可以学习到季节,宇宙,元素诸灵及道德的相关知识。能够学习尊重帮助别人,学会体谅,能帮助孩子成为正直,正向的,更具有社会性的人。所以,常常有人问”全人教育幼儿园的孩子什么都不学,只是在玩耍吗?不是的,首先玩耍本身是一种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也更清晰,孩子通过晨圈也是可以学习到知识的,而且孩子们通过重复模仿在学习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旦吸收就永远都不会忘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