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手好闲颂:in praise of idleness

(2008-03-21 11:53:00)
标签:

杂谈

游手好闲颂:In Praise of Idleness

http://elfe.cn/

昨晚看了伯兰特·罗素的《闲散颂》。这篇写于1931年的文章现今看来恐怕还是非常有意义。先让我摘一段文字:“我认为在当今世界上工作过于繁重,工作即美德这种信念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现代工业国家所需要宣传的东西同以往一向宣传的东西很不同。……在那些享受不到地中海日光的国家中,闲散并非易事一件,需要广加宣传才能开此先河。我希望青年会的领袖们读了这篇文章后,开展一场运动,引导善良的年轻人无所事事。倘能如此,我便没有白活。”
罗素认为现代技术的进步使得每个人为维持生活所需付出的劳力有可能大大缩减,但人们的生活状况却并没有变好。一些人劳累终日,另一些人则因失业而忍饥挨饿。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每天工作四小时的乌托邦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每一个科学家、画家、作家、医生、教师……都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做一些长远看来真正有益的事。此外,他还提倡消费,他说“赚钱是善行,而花钱是恶德”这个观点“就如同一个人以为钥匙是好的,而锁孔是坏的那样的想法同样荒谬”。
这是一位偏离哲学本行的经济学门外汉说的傻话?呵呵,反正,五年后,凯恩斯发表了同样的观点。
如今,在消费上,似乎大家的观点都放开了许多。可是,在工作上,我们这群可怜的劳苦大众啊,怎么都还像短路了的马达一样无论如何都停不下来呢。高中,本科,研究生,工作……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似乎都要比上一个阶段更为繁忙,真要到退休才是尽头么?
有时候会感叹古人的生活质量真高。随便找个人,就是琴棋书画写诗赋词样样精通;即便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也有大把的时间会在茶坊戏园里消磨;最不济的贫寒人家,至少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决不至于加班。可现在?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生活物质水平略降低一点,换来大把的闲暇时间呢?
我这么说绝非是懒惰。闲暇的时间,并不是要像简·奥斯丁小说中描绘的庄园贵族生活那般,用于成日介的打猎或者牌戏。罗素也说,“这个阶级本来可以产生出像达尔文那样的人,但结果产生出来的是同达尔文相反的成千上万乡绅,他们除了猎狐和惩罚偷偷捕鱼的人之外,不去想任何更有用的事。”我当然不喜欢这样,这在我看来无异于慢性自杀。我要求闲暇,是为了能够不急功近利的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并且,在这过程中享受无比的愉悦。
印象中自古以来的数学家,或者是出生于贵族家庭或至少衣食无忧,或者就是贫困潦倒但精神的力量远远胜出了对物质的需求。也许只有这两种情况,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才能有所收获。
很希望,现今在利益驱使下忙碌着的人们,都能慢下脚步。不要急着往前赶,每天停留两个小时,没什么大不了的,世界不会因此而坍塌。也许,反而会多一些数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至少,会多出很多张充实满足的笑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