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邹恒甫:谈余秋雨的荒唐比较 (1)

(2007-06-27 20:16:00)
标签:

杂谈

邹恒甫:谈一点余秋雨的荒唐比较 (1)

余秋雨给中国人讲曹操文学才能比诸葛亮高.这是什么见解啊?......

 

------------------------------------------------------------------------------

曹操部分诗歌:

「气出唱(二首)」

其一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忄曷。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其三               

游君山,甚为真。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精列

厥初生,
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
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
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短歌行(二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撞桓叶焱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禾巨]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

「秋胡行(二首)」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
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沈吟不决,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其二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遥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关。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愚,殊不再来。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

「善哉行(三首)」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其三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步出夏门行 (五章)」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峯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谣俗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
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

「董逃歌词」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

「孙子兵法序」
操闻上古有弧矢之利,「论语」曰“足食足兵”,「尚书」八政曰“师”,「易」曰:“师贞文人吉”,「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戈以济世也。「司马法」曰:“人故杀人,杀之可也。”(用)[恃]武者灭,(用)[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圣贤之用兵也,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后百馀岁有孙膑,是武之后也。]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


前 出 师 表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叁分,益州疲敝,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
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
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
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
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
臣卑鄙,猥自枉屈,叁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
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
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
已足,当奖帅叁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
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
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后 出 师 表

         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
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
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
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
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
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
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
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
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
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
之:此臣之未解叁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
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
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
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
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
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叁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
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汀⑹瘢俦闭鳎暮钍谑祝捍瞬僦
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
所能逆睹也。


诫子篇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