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打架是指标教育的正当防卫
(2010-07-20 09:13:13)
标签:
教育公平
状元
清华北大
教育
|
分类:
随笔
|
当百年学府清华、北大为一道小学数学题打架时,没有人笑得出来。近些年来,高考升温带动了教育产业化,不断扩招的大学成了吸金的无底洞,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但从孔老夫子高喊“有教无类”开始,两千多年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仍然没有实现。
状元是有数的,即使加上裸分状元、加分状元、编外状元和民族状元,30个省市也不过区区90多人,然而这并不妨碍北大信誓旦旦的宣布六成以上的文理状元选择了北大,也不影响清华高调报料录取了九成的理科状元和三成的文科状元。人们奇怪的并不是1+1>2的幼儿园错误,而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之下,两所殿堂级学府对事实的漠视。
表面上看,这只是分数崇拜和教育选秀化的又一次华丽亮相,优质生源的稀缺导致了竞争,几年前,上海理科状元泪别清华,转投港大,据说就是45万奖学金的作用。不过,我们也大可不必为痛失英才的清华慨叹,他们学得很快,当年25岁的伏明霞以奥运冠军投身清华,就很抢了一些风头,既然“生源争夺战”变成了一次无形的炒作,那么教育选秀也就顺理成章了。
教育公平是个老话题了,我们大可不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出无用的谴责和感叹,当一种风气形成之时,个人和组织往往身不由己,状元和名校这对欢喜冤家“郎情妾意、暗送秋波了”并不稀奇。对清华和北大来说,他们只不过遵从了市场规律,或者说是指标教育体制下的一次正当防卫。
抛开选秀教育、精英教育、教育公平这些沉重的话题,我们只想提醒一句:教育公平才是最大的社会公平。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