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名将为何酷爱用戟?

(2008-09-10 08:57:19)
标签:

三国

吕布

张辽

甘宁

赤壁

刘备

曹操

孙权

文化

分类: 随笔

如果评选最令中国人心仪的武器,戟绝对榜上有名。

戟是戈和矛的混合体,一身二用,是冷兵器里的多面手。戟也是中国步兵最早的主战武器之一,但在铁器普及以前,青铜脆而易折,戟的制造工艺相当复杂,到春秋时期,才有戈矛分铸联装的戟出现,它不仅直刺有力,横刃也不易脱落,成了战场霸主。

戟的全盛期是在春秋战国,但三国时又突然泛滥,名将如典韦、太史慈、张辽、甘宁等人都是以戟为兵器,更不必说三国第一条好汉-吕布了,虎牢关大战,方天画戟单挑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的情景,令很多人心潮澎湃。三国名将擅长用戟,脍炙人口的故事很多:袁术进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吓退了袁术的大将纪灵;曹操的心腹大将典韦擅使双戟,军中号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太史慈用两把短戟与小霸王孙策打得难解难分;甘宁于凌统有杀父之仇,一次诸将聚会时,凌统挥刀起舞,直指甘宁,甘宁也说“我能作双戟舞”,二人正要动手,却被吕蒙用巧言化解;曹操的另一位大将张辽,也是用戟的高手,合肥之战,张辽“披甲执戟,先登陷阵”,击败了孙权的十万大军。

除了长戟流行之外,用于防身的手戟也很受欢迎,这种武器既可刺击,也可投掷,是高级将领的防身利器。有一次,吕布跟貂蝉眉来眼去,董卓顺手抄了一把手戟扔过去,幸好吕布动作快,“拳捷得脱”;曹操有一次私入十常侍之一张让的密室,被发觉,张让“乃舞手戟于庭”,吓得曹操“踰垣而出”;长坂坡前,赵云舍死忘生,单骑救主,有人却向刘备密报,赵云向北而去,可能投敌,刘备气得用手戟猛戳那人,大叫“子龙不弃我走也”。

戟之所以受到三国名将的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器形漂亮,其集成了多种杀伤方式的战斗部,颇具恫吓力,很适宜展示武器的威严与暴力,所以备受推崇。其实,戟的实际杀伤效果相当糟糕,它的直刺部分太短,主要靠横刃杀伤敌人。春秋战国,战车盛行,戟可以干扰战车的操控,对付皮甲也有一定效果,得以大量装备,西晋以后,铁制铠甲的普及彻底宣判了戟的死刑,戟的横刃钩啄无法杀伤敌人,而直刺突击时,反而成了累赘。到东晋时,戟作为制式武器已逐渐被军队所淘汰。唐代时,戟更是沦为了仪仗品,成了身分和地位的象征。按照规定,只有官、阶、勋都在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在自己的门前列戟,因此文武官员都以列戟为荣。唐宣宗时,卢坦任户部侍郎,除了勋位够三品,官和阶都不够,但他爱慕虚荣,上疏求戟,竟然得到批准,谁料有人不服提出弹劾,结果卢坦被朝廷申斥,“罚一月俸,夺戟”!

戟从战场厮杀的利器堕落为摆谱的工具,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讽刺了。不过,“执戟”一词仍然顽强地在文学作品中生存下来,逐渐成为武装力量的代名词,在舌辨之士的夸夸其谈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执戟百万”这样耸人听闻的恫吓或吹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