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长篇小说连载--《我的北方》16

(2010-01-21 10:11:39)
标签:

东北

黑龙江

黑土地

婚姻

互补

冷战

文化

分类: 我的北方

喜爱这部小说的朋友,欢迎在线阅读连载我的北方

上卷童年北方

15.冷战 VS 和解

在磕磕绊绊的日子里,也有一定周期的起伏。隐约记得幼时一些平稳过渡的安静期,我和弟弟都是暗自喜悦和开心。后来经历多了,对那些表面祥和的空气竟产生了恐惧,总能敏感和不安地发觉到暗潮涌动和暴雨前宁静的一些蛛丝马迹。

家中也不时酝酿着大悲大喜的起落情绪。父母心情好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吃上一大桌丰盛至极的晚餐。

隔天后,家里地面上往往有许多摔碎的碗盘。院外里的菜园也时而丰硕时而荒废。

 

父亲常在气愤郁闷时,在院外死命地拿着围院的栅栏发泄。把篱笆拆了重新捆绑。弟弟往往很乖巧懂事地跑到父亲旁搭把手。递上钳子绳子等工具。我呢,有时候自己也跑到小屋里生闷气。有时也留在母亲旁,

陪着她干坐着。母亲是很爱颜面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在院外的开放场所里和父亲对峙。听腻了随便搪塞几句,拉着弟弟跑到外面田地里玩。

幼时的我们不懂,不明白我的父母为什么总不能像别家一样和气相处。为什么总让我和弟弟提心吊胆地为他们担心和害怕。弟弟小时候有时候成了父亲的拳头出气筒,后来被我一次疯了似地爆发反抗,他再也不向我们扬拳头了。

妈妈的屋里堆满了书和英语教材。笔纸试卷。父亲的屋子里永远都有喝不完的二锅头,和象棋棋盘。撒气的时候棋子儿满地都是。他们冷战的时候,会各自睡在房间的左右两屋。我和弟弟就两难啦。后来也不劝。这样反而清净。

 

那一年秋天,已步入年迈的姥姥,乘长途汽车来到了我们家里。把父母一起关在大屋子里说了很久的话。他们说什么,我和弟弟不得而知。我们在黑松林里玩到太久不敢回家。最后摸着黑两人冻的跟冰棍儿似地哆哆嗦嗦溜了回来,姥姥已煨了一大炉子的酸菜汤。满屋子的香气四溢。父母说,凌儿,你俩别担心啦,我们以后不吵了好好守着你们过日子。开春就改上小学啦,好好读书早点成材。姥爷还等着看你读好书呢。

 

那晚的夜饭,我至今记得,有干豆角炖肉,酸菜汤。和姥姥炒的羊角椒炒羊肉。土豆地三鲜等。比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还丰盛。姥姥还从她的果园里给我带来很多自己晾晒的苹果干。自那晚起我似乎才真正开始端祥父亲的模样。依旧是长长的国字脸,眉目开阔,眼角略有些下垂。大手夹着菜给弟弟和姥姥。我一股劲儿夹了一大筷子到父亲碗里,他的手有些抖。母亲旁边和有些开怀的笑着。也许我和母亲性格太像,他没法真正的爱我。我咬文嚼字地跟他辩解时他总是很生气。我也弄不明白究竟是希望父亲对我怎样。哪怕对我笑一个,似乎也不在乎的,埋头吃饭。

 

姥姥旁说,凌子啊,大了要读书了哦,姥姥也看不住你。自己懂事啊,照顾好弟弟。做爹妈的乖丫头哇。

那晚的一派宁静祥和气息,回想起来,竟有些悲凉意味。小时不懂什么爱和恨。只是忽然觉得,心底里总有些拧巴的,不知跟谁较劲的那根绳儿,有些松了。

 

那年的一些零碎大纪事:

弟弟夏天被父亲第一次带着出远门,到了北京天安门;

那年秋天,全家第一次外出旅游,到了镜泊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一半湖面在俄罗斯境内);

父亲骑摩托车,带着我和弟弟外出郊游。照了我第一张郊外彩照(至今保留着)。出了车祸,我脚踝骨折;

母亲当上了初三年级班主任,成绩凸显,日渐忙碌;

大舅的儿子“宏”,开始在转校到四分场,在我母亲所教班级就读,并住在我家里。

 

家里多了一个新成员,日子也丰富充实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