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龚开云先生《辉煌风情录》有感

(2015-08-16 22:16:20)
标签:

历史人文

文化

翰生

分类: 三、人文历史篇
                   读龚开云先生《辉煌风情录》有感
                     郑家荣
   我与龚开云先生谋面缘于《潜江历史名人传》。2015年5月21日,我撰写此书已近尾声,在写国民党第八军军长周开成时,得知他家在东门口有“谦和堂”祖居,而“谦和堂”的地址和规模等我一概不清,即想到了对潜江县历史掌故及变迁了如指掌86岁的龚老先生请教。
   岁月不饶人,我在其寓所拜见他时前几年在电视上看到的鹤发童颜,透露出仙风道骨的龚老,从其拄杖而行的姿态和耳朵有点闭的语塞中明显感觉了他的老态。但当我与他聊起潜江的历史名人、掌故时,他又若返老还童,便滔滔不绝向我道开,诸如曹禺祖居、甘鹏云故居、城隍庙等如数家珍。“谦和堂”我当然也弄清楚了,其地址即今堤街老财政大院,有20多间房子,是当时县城少有的的豪宅大户,解放初至上世纪70年代一直是县工会、县农会、城关镇办公场所。
   我与龚老一见如故,他对我分管城建这几年为潜江所作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并不知从那里得知我还是一位不贪慕权利的儒官,工作之余发表了很多文章,出了几本书,知道我现在立志于对潜江的历史、人文进行研究时,便兴致勃勃、精神抖擞地向我讲起他历经磨难和艰辛的人生,并将他已发表的作品及和待付梓的《辉煌风情录》一并送到我面前,十分谦和地以“大作家”称呼我,说请我“斧正”他作品。
   初略阅览其作品,着实让我感到十分惭愧。龚老的这些作品大多是他耄耋之年所作,而至今仍笔耕不辍,如《人生最是夕阳红》发表于2007年10月;《虽不及师旷之聪,但闻弦歌而知雅意》发表于2008年9月;2010年11月先后发表了《人回故乡情更深》、《梅苑秋兴》两篇文章;《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作于2014年1月;《老之将至不矢志》发表于2014年9月等等。我年不过花甲,书比他读的多,作文条件比他好,而舞文弄墨早就没有了龚老的这份激情和斗志,本该向龚老学习,那敢提“斧正”之事。便诚挚地说到将他送给我的一些作品带回去认真学习。
   时隔3个月后,龚老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对他作品评价如何,并要我为其《辉煌风情录》写序,这的确是折煞于我。龚老是读过老书而又喜欢读书作文的人,我在读其的作品中深切感受到他精通诗词、歌赋、医药、佛学等,散文、杂谈等也写得古朴流畅,加之他是那种历经沧桑,悟透了人生的智者,我作序的确有班门弄斧之嫌。但盛情难却,只能写几句读后感,难以为序。
  今辉煌居委会,居于古县城西北面,是今城市市核心区的三个老居委(城南、东方)之一。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潜江县志》等旧志得知,古县衙、儒学、城隍庙、大佛寺及主要街市都在其辖区版土范围内,沉淀着丰厚文化古迹并孕育出一大批名人志士。清末潜江最后一名进士、中国近代的史志专家甘鹏云;民国初文武双全的将军(中将)万德尊(曹禺父亲);民国党最后一任潜江县长(曾任国民党少将师长)万敌等从辉煌走出的历史名人。一处古迹,一位名人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史话。龚老80高龄之后,在把脉问诊、积歧黄济世德望之余,想起了提笔将他知晓典故及自已人生的感悟,付诸文字集结成书,传世于后人,这样就有了他所著的《辉煌风情录》一书稿。
   书稿朴实的文字清新的叙述,将他所目睹和知晓的一些典故和人物记述下来,这是潜江地方史志的一个补充和拾遗,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精神财富。《古大成殿儒学》道出了古时潜江最高学府的景况;《话说大佛寺》让我们知道了古时大佛寺的准确地址;《详说城隍庙》唤起了潜江人几乎遗忘了古城隍庙记忆,让我们仿佛走进了气势恢弘、清幽宁静中香客如织的神庙;《妙谈人生,抚今追昔》悟出了人生之哲理。达到了为文化名市添砖加瓦之功效。
   龚老“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精神,做事作文超拔的毅力和一生凝神聚力的韧性的确值得吾辈学习。谨以此表达对龚老的一份敬意,难以为序。

                                                   郑家荣
                                                   2015年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