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
醒
作者
郑家荣
2008年5月14日,我在湖北饭店参加全省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班”。国土资源部近期组织了一个宣讲团,就“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等问题赴全国各地宣讲。今天主讲的是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所的吴尚昆博士,他宣讲的题目是《国土形势与任务》。我认真阅读了他的讲义,讲义的内容的确能警醒世人,使我为之感喟很多。
(一)
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0%,但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85%的食物。
1999年—2007年,全国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600多万亩,其中“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530万亩左右,近几年超过600万亩。
截止2007年,我国耕地18.26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8%,接近世界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我国人均土地面积11.6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9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我国人均耕地仅相当于加拿大的1/18;俄罗斯的1/10;美国的1/8;印度的1/2。
全国有666个市(县)人均耕地已不足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6省市人均耕地已不足0.8亩。
全国的国土面积中,65%属于山地或丘陵,33%属于干旱或荒漠地区,55%不适宜人类生产与生活。
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约2亿亩,而这些资源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地区。
我国工业用地产出率非常低,不到以达国家的2%。
1996年底我国第一次土地详查耕地是面积19.51亿亩,到2007年减少到了18.26亿亩,11年内减少1.25亿亩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量的6.63%。
我国的人口高峰逼近,到2010年和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13.6亿和14.5亿。
按人均粮食需求量,每年880斤,到2020年,全国粮食需求总量是6.4亿吨。而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才2亿吨。
全国建设用地需求,每年都在1200万亩左右,但只能满足50%。按保住18亿亩耕地这个线,每年只能新批建设用地200万亩。
(二)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想首先是从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战略出发。我国十三亿人口吃饭的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必需实现基本自给,这就必需要保住18亿亩耕地。
坚守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任务艰巨。
首先,中央实行的分灶吃饭、税收分成的这种财政体制,诱导地方不得不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谁都知道,土地用于建厂房,搞房地产开发所产生的GDP、税收等比从事农业生产高出好多倍,这就是常说的“无工不富”。发展是硬道理。工业化是推进社会城镇化、现代化的基础。由此各地抓经济发展的势头及冲动有增无减。而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占用耕地。
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等建设用地仍将继续增长;还有国家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公其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可避免的会占用耕地。
第三,用人政策的误导,节约、紧约用地没有形成人们自觉行动。为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各地讲排场、比阔气,用地大手大脚的仍然很有市场。
(三)
我国土地资源的十分稀缺而珍贵,全社会都应该珍惜。“但留方寸地,留给子孙耕”,这应该形成全社会共识。如果13亿甚至15亿的中国人,失去了保障自供种粮的土地,缺少粮食或靠进口保供给,那中国不需欧美一些敌对势力的干扰、冲出,中国必将大乱而亡国。
谁来养活中国人?美国、欧盟、非盟------都靠不住,中国人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今年世界性的粮荒,及非洲国家粮荒引发的社会动荡,给我们再次敲响了预防粮荒的警钟。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我看,中央政府对耕地不断减少而潜伏的危机认识是清醒了。作为基层执政、行政者还是应该按“保护资源”优先,“保障发展”其次的理念去抓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