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出席德国海登海姆市政府欢迎仪式,与依尔格市长互赠礼品的合影
出乎意外的欢迎仪式
作者 郑家荣
按照考察日程安排,4月5日晚6点45分,德国海登海姆市的市长依尔格携夫人等在“中国城”举行欢迎仪式,并宴请我们考察团的一行8人。
我们知道德国人守时的习惯,在海登海姆市文化局长戈尔贝特女士及翻译的陪同下,按时到达“中国城”。这个“中国城”其实就是一家设在风景美丽市郊的中国餐馆。依尔格市长和夫人、副市长多姆贝格,基民盟负责人雷曼、社民党负责人威赫曼斯特和建设局、规划局局长及部分友好人士都提前到达餐厅恭候我们。
新老朋友见面,大家都非常高兴和激动,传统的握手礼节和欧洲的拥抱礼节双管其上,亲密友好的会见在笑呵呵、暖融融中进行。礼毕,相互站着介绍出席仪式人员的姓名、职务随即入席。
在“中国城”二楼宽敞的宴会厅,市长定了三张中国八仙桌的桌席。这三张桌子排成一排,分别被1.2米左右的玻璃装饰隔断,摆放在宴会厅中央最突出位置。虽然这是市长在海登海姆市选定的最豪华、最高档的餐馆,但按我们的观念判定进餐可以,举行欢迎仪式总觉得不太适合。
我和市政协主席安排在首席。貌美优雅的市长夫人排在首席的主席位,这可能是欧洲人尊重女士的做法。夫人左手是依尔格市长,中间隔着翻译是我,我的左手坐的是多姆贝格副市长。宾主坐落到位后,我想按中国的礼仪习惯,仪程应该是有主席台或讲台,并配有麦克风,副市长或文化局长主持仪式是市长致辞,我致辞,互赠礼品等内容。
没有序幕,没有程序性仪式,晚宴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开始了。亲密的谈笑,可口的菜肴,频频举杯敬酒问候,讲的大都是“祝两市友谊万古长青”之类的祝福话语。
我感觉宴请快进入尾声也看不出还要举行仪式的迹象,即用手语招来随团一位通英语的同志,要她问问戈尔贝特局长,原定的仪程是否进行。那位同志询问还没反馈过来,翻译用中文告知大家,“请安静,下面依尔格市长致欢迎辞”。
没有讲台、没有麦克风、也没有主持人,就在席位上,依尔格市长站起来推了推架在高鼻子上的近视镜,清了一下嗓子,拿出了事先拟定的一份讲稿,放在餐桌上在掌声中开始致辞。他讲的内容大体是:海登海姆市市情简介,与我市建立友好城市的回顾,2004年10月访问潜江的美好感受,海登海姆市的发展及明年花卉展等内容。我在没有思想准备(原以为取消了此仪程)的情况下,整冠清喉,稍作调整开始了致辞。双方热情洋溢的致辞毕,即进入了互赠礼品等程序。
柔和的灯光,悠扬的音乐,香醇的美酒,亲密的交谈,热情的致辞,这些将其庄重严肃的欢迎仪式融化于温馨美好的酒宴之中,细细品来感觉它像杯陈酿馥郁的美酒,其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