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的“中国城”

(2007-06-19 21:43:47)
标签:

欧洲印象

考察随笔

分类: 二、欧洲印象篇
     此文先后于2005年8月5日在《中国旅游报》“出游博览”、2005年8月12日《湖北日报》副刊“东湖”版、2005年湖北《外事与侨务》第5期等报刊上发表

            欧洲的 “中 国 城”

                   作者 郑家荣

 

欧洲的“中国城”

                            这是法国巴黎"中国城"

   这次我们考察欧洲国家不太多,但所到之地都能见到“中国城”及类似的招牌。

    最负盛名的是巴黎市中心的“中国城”。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塞纳河畔,总投资约12亿人民币,建筑面积约4.6万平米,是集酒店、餐饮、商贸、娱乐、行政、文化艺术交流于一体的“中国城”。

    我们4月3日进入巴黎“中国城”,在此住了两晚。往来之间我认真观赏了其建筑风格:华表式柱子,撑起横匾式大理石构成了唐代风格的门牌,门牌上横排的“中国城”三个字十分显目;建筑物平面布局呈“7”字形;在城中建筑物上到处可见金柱蟠龙,彩凤飞展,雕栏玉砌,画栋习檐的装饰物,俨然进入了中国古代宫殿。中国城的建筑美、人文美与塞纳河的自然美融为一体,让人惊艳。

    巴黎“中国城”是在中法两国良好政治关系和密切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从事中法贸易的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下建成的,这也是粤海集团、华侨家族、国有资本、海外资本有效整合的典范。董事长是多次受到法国总统夫妇及部长们接见的旅法华人领袖孙正满先生。

    巴黎“中国城”中国味很地道。一楼有一个专供中国商品的超市,中国烟、酒、副食、百货应有尽有,特别当我们看到矛台酒、北京二锅头、镇江香醋等商品就感到亲切;中部有一个专供中国古典家具及用品的商场;二楼西头是中餐厅。到了这里吃、住、用及看到的商品货物全是中国的,服务员也当然是中国人置身其间,完全沉浸于中国天地之中。难怪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曾培炎分别亲自为巴黎“中国城”题词:“巴黎中国城必将前程似锦”,“祝中国城成为中法友谊的桥梁”。

    在比利时通往荷兰的高速公路旁也有个“中国城”。1900年,当时的华工特地为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设计建造了一个“中国宫”,财大气粗的比利时国王利奥彼德二世特别喜欢它,一口气买下后搬回了首都布鲁塞尔。现在这个古色古香的“中国城”是欧洲最大的中国陶瓷器收藏馆。世界各地到布鲁塞尔的游客都会来这座“东方的宫殿”一睹中国精美的陶瓷品。

    据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旧唐人街也有一座集商贸办公、超级市场、医疗保健、高级旅馆、高档住宅于一体的“中国城”。可惜我们没能一睹华宫尊容。

    德国海登海姆市这座5万多人口的小城市,在市郊黄金地带,也有一座占地约20亩,建筑似故宫风格的“中国城”。依尔格市长夫妇4月5日晚就是在这座“中国城”用中国菜宴请我们一行。

   可以说在欧洲华人无处不在,在欧洲中国城到处都有。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有华人生活、经商的特定区域,大多有明显的标志,如门前的红灯笼、熊猫、故宫等图案,实际上是一块招牌,中国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中国城”或“中国街”。

   特别是随处可见的中国餐馆,其中国属性的特征特别醒目,连欧洲人也知道它就是“中国城”。华人在欧洲开的中餐馆到底有多少,很难统计。我了解到,法国巴黎大约有400多家。就连法国第戎市这个中国人不太多的(初步统计约200人)城市,一条不到三公里街道,我们就看到了4家中餐馆。3月30日晚我们就在第戎市一家名为“熊猫餐馆”的中餐馆吃过一顿地道的中国餐。

    当然这些铺天盖地的中餐馆不仅仅是中国人喜欢,中国的美食及文化欧洲人也喜欢。我们从进餐过程中了解到,这些中餐馆主要是对当地欧洲人开的。每到周末,常常是食客爆满,许多人还只得站在门外排长队。逢中国春节,欧洲人也凑合来过中国的“洋年”,看中国传统表演。欧洲的“中国城”

                                  这是比利时的中国城

       欧洲的“中国城”溢透出的中国文化常常让欧洲人惊叹并着迷。

欧洲的“中国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罗马怀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