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教师,要有六种意识
(2014-01-21 08:44:03)
标签:
杂谈 |
期末考试结束,各年级都召开了年级会,主要是分析期末考试成绩,找准问题,安排新学期工作。分管高一年级的教务主任希望我能够在年级会上为老师们讲讲。针对教师队伍的现状,我就即兴做了“今天做教师,要有六种意识”的发言。
1.要有学习意识
教师要确立“学习即生活、学习即工作、学习即责任、学习即生命”的价值判断。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能不断地学习,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落后于时代而妨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习,首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快自己的知识更新,让自己的“渠”永远都“清如许”而不至于最终成为没有“活水”更新的“一桶浑水”;其次还要尽量开拓视野,博览群书,从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凡是对提高自己的学识有益的,通通可以采取“拿来主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在的教学工作往往要求我们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能融会贯通,旁征博引。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还应该多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建立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如建立自己的博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思想,进行学习的积累和交流),并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我们的教学手段。总之,“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要有团结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仅靠教师个体的孤军奋战已越来越难,因此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成绩、团结促发展。我们教师不是常常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合作的快乐,让学生感知齐心合力的巨大结果吗?那么我们个人的成长、年级的进步、学校的发展,学校各项工作的完成均离不开领导、同事之间的团结合作。例如:我校高中现代化建设标准的达标工程,没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拼搏、团结合作,就不可能有验收的顺利通过。我校实行课改大讲堂、开放式校本教研、班主任论坛等,就是为了创设一个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良好人际氛围,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标。
3.要有责任意识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对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要有一颗对自己负责的心,做积极向上的人。有人曾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这句话很简单也很实在。确实一个人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务实的精神,火焰般的热情,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相反,如果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敷衍了事,机械地教,形式主义地工作,甚至投机取巧,那么“教书育人”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育方案,再严厉的管理措施也将于事无补。总而言之,我觉得教师的责任心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而是让自己无愧于教师身份的!
4.要有发展意识
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生活质量,而且也关系到教师能否热爱和主动奉献于教育事业、能否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过渡、教育质量是否能不断提高、教育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大问题。“知足常乐”的生活观不应代替“学无止境”的学习观和教育观。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同样,最难超越的也是自己。“心中永远有榜样,才能有不懈的追求”。学校为教师们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助力,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愿望和自觉,通过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感受到职业成就感,克服职业倦怠,成就幸福人生。
5.要有反思意识
“反思”既指不断地反复思考,又指不断地从反面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寻找继续提高的可能。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多好的课堂教学都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多好的教师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但是怎样提高、怎样发展,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地唤醒自己的不满足意识,而要唤醒自己的不满足意识,就需要有反思意识。
6.教师要有榜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