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w690/001pTPj0zy6FKH6XkMy3a&690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 “高效课堂”的成功实践
洋思中学创办于1980年,紧靠泰兴市沿江开发区,距市区5公里,现有教学班69个,教职工250名,学生4000多名。学校占地104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有一流的教学楼、综合楼、400米塑胶跑道、餐厅、浴室、师生公寓。学校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教育观念,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从初一年级开始,从最后一名差生开始,狠抓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课堂上教师讲课时间仅仅几分钟,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等刊物都作过长篇报道。学校连续多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100%,优秀率为泰兴市之首。我校在临近期末之际,请来洋思中学教学校长刘金玉为我校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专题培训。
一、反思传统课堂
(一)传统课堂的弊端
为的是少数——非全员,抓的是分数——分全面,
缺的是升级——分人性,累的是身心——非快乐,
传统课堂并非真正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
(二)传统课堂的优势
速度快、容量大、灵活性强——以讲为主
很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书本、黑板、粉笔
干预性强、影响力大——教师个人风格
独立性、想象力强——四少(互动、实验、媒体、活动)
加强了双基,易于保证教学进度——教师掌握课堂
(三)正确认识传统课堂
传统课堂不是无效课堂,传统课堂是有效课堂。传统课堂是有效课堂中的低效课堂,有效课堂分为低效课堂、优效课堂和高效课堂。不能摒弃传统课堂,必须继承和创新改革传统课堂。对传统课堂一棍子打死的说法是极端错误的。
二、认识“高效课堂”
(一)误解“高效课堂”
1.动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吗?
表面的动:骚动、浮动、躁动
真正的动:思想的动、思维的动
动脑是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学习需要静思默想、冥思苦想。
2.走出去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吗?
把书本知识夯实、夯牢,想走出课本,必须走进课本。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洋思中学教学质量好,主要是三清运动——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3.围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吗?
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是根本,合作学习是辅助。合作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自主,为我所用,是推动进步的一种手段。例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提供平台,培训是外部保障,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愿望。
4.亮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吗?
对于多媒体教育技术要善用、慎用。
5.展出去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吗?
展:指学生展示。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暴露,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6.案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吗?案指学案
7.笑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吗?
(二)字解“高效课堂”
“效”解:指效率,即达成度,达成目标的程度;
指效益,即发展度,为学生发展奠基,关注素质发展,即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指效果,即吻合度,目标与方法策略手段是否吻合。
“高”解:高效率——高效率、高效益、好效果
“课堂”解: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三)质解“高效课堂”
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绽放生命色彩的课堂。
绽放生命色彩:一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获得分数,对学校发展来说,分数=人数=钱数。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分数是基础,是敲门砖,还要搞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还要读书、写文章,提升内涵。要理直气壮抓分数,不屈不挠抓成绩。二是抓分数的关键是抓学生的素质,素质与学生分数正相关,分数=智力+态度。素质即为真、善、美。真:求真、做真。善:感恩、报答,学到知识,练就本领,养活自己、家人,为国家作贡献。美:劳动,获取知识要辛勤付出。抓素质关键是靠训练。训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素质,素质成文化。抓分数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
关注每一个学生:洋思中学的教育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思想和理论基础。教育就是拯救,是唤醒,是启迪,是发现。课堂上有一个睡觉的,就不是称职的老师,是养猪高手。因材施“逼”:就是不放弃,不抛弃,不遗弃任何一个学生。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把学生逼到最后一滴血,就能成功,这实际上也是挖掘学生潜能。要以相信学生为前提,没有相信就没有教育,相信学生是教育的前提,相信学生是对学生最大的赏识和尊重。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外部挖掘是指学校搭建平台,内部挖掘指教师要有自身发展的愿望。
高效应体现在课堂上,课堂高效指的是学生学习成绩及发展状况。要坚持三大原则: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
三、打造“高效课堂”
(一)走出误区
先学误区:就是课前预习,看书做题。
后教误区:学生先学,老师后讲。
当堂训练:当堂发试卷,考一考。
先学后教是应试教育模式。
先学后教有利于补差,不利于培尖。
先学后教只适用于初中、新课改、小班化、富裕地区。
(二)具体阐释
1.关于“先学”:在课堂上,在老师科学的引领下,同学们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关键点:先学的学是实践、探究和自学。要符合学科特点和要求,不搞一刀切,听说读写思都可以,不是唯一看书、做题。一上课就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课堂就是学堂,学生是主人。好处为:把首学权还给学生、把首思权还给学生、把首试权还给学生,把还给学生。怎样做到学生是主人:让学生想主人的事、让学生说主人的话、让学生干主人的事、让学生尽主任的责。
2.关于后教:在课堂上,在先学的基础上,在老师积极而有效的引导下,同学们就先学中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关键点是:教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之间互教、研教,让学生做先生,让学生兵教兵,而教师是导教:导出共性问题,导出方法、导出学习方式,导出结论。教师要少讲、精讲、不讲。后教是为了更好地以教促学。
3.关于当堂训练:在课堂上围绕学习目标所进行的及时反馈练习。关键点:要围绕目标训练,要进行分层训练,要在课堂上练,当堂训练必须真实,使课堂真正有效。
如此,我们的课堂不就是理想课堂吗?不就是生命课堂吗?不就是尊重课堂吗?不就是生本课堂吗?不就是本真课堂吗?不就是素质课堂吗?不就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课堂吗?不就是既能培养学生,又能发展教师,同时又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课堂吗?不就是既能让家长放心,又能让政府满意,同时又让社会赞赏的课堂吗?在这样的课堂下培养下的学生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