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雪乡]中国绝色雪景(下)

(2009-04-17 14:19:29)
标签: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土豆游记

摄影

图片

旅游

分类: 土豆在中国

■ 土豆片生产日期:2009年1月11日

■ 土豆文写作日期:2009年3月23日

 

【土豆游记】

 

猜猜看:在雪乡旅游,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多选)

A. 马拉雪橇

B. 越野车

C. 雪地坦克

D. 狗拉雪橇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土豆片:雪不仅盖在屋顶上,而且还会从屋檐垂到屋子侧面来■

 

    第二天清早,和旅店的几位摄影师一样,豆豆全家天刚蒙蒙亮就出门了。清早的风比前一天晚上大,雪也更大一些,天气似乎更冷了。小豆们全副武装,几乎只露出两只眼睛,眼睫毛上也很快挂上了雪花。尽管这样,照相的时候眼睛都还眯缝着,像几只冬天睡得迷迷糊糊时被吵醒了、刚从树洞里钻出来的小熊。

 

    豆豆给雪景起了几个名字:雪被、雪帽、雪蘑菇、雪洞和雪屋。

 

    先说雪被吧,积雪象厚厚的棉被一样盖在房顶上,随处可见。这种一层一层的积雪和人工堆起来的雪有明显不同:天然的积雪是明显分层的。每次下雪的时候温度不同,风向不同,所形成的雪花不一样,堆积起来的厚度和密度也不一样,看上去就像是很多层棉布叠起来的厚厚的被子。人工的雪堆绝对没有这样的效果,一场大雪不管下得多大,雪堆得多厚,也无法分出层次来。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土豆片:几辆卡车戴着厚厚的白帽子,看上去暖暖和和的,一点儿也不冷■

 

    这种雪被的形成一定需要经常下雪,从初冬到寒冬不化的积雪累积起来才能形成。更为奇特的是,雪不仅盖在屋顶上,而且还会从屋檐伸出来,垂到房子侧面来。据说这种现象也只有每天下雪才能够形成,偶尔太阳出来的时候,积雪的表层会融化一点儿,然后形成一个硬壳,把里面的雪包在一起,雪就不会掉下来了。说是如此,偶尔走在屋檐下面,还是觉得心里怪不踏实的,生怕说话声大一点,脚步重一点,就会有大团的雪砸到自己头上。

 

    如果雪不是落在房顶上,而是落在地面的某个物品上面,就不再是雪被,而是雪帽了。就像上面土豆片里面的几辆卡车,应该是入冬以来就没有开出去过,戴着厚厚的雪白的帽子,看上去暖暖和和的,一点儿也不冷。虽然车就在路边不远的地方,但是并没有人随手在帽子顶上留几个手印。在雪乡看雪景是很讲规矩的,越是漂亮的雪景越要爱惜,一旦弄坏了,就要等到第二年冬天才能够看到了。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土豆片:在房前屋后转转,雪蘑菇并不罕见■

 

    并不是所有的雪都是这样平平地盖在上面,在很多地方,一块大石头,一丛灌木,一堆木柴,都会形成一个圆润的雪蘑菇。在离雪乡中心区域稍远的山谷里有专门看天然雪景的地方,需要另外买票,雪蘑菇就是其中之一景。但是即使就在雪乡的房前屋后转转,这样的雪蘑菇也并不罕见。

 

    如果去山谷里看雪景,要坐马拉的雪橇去。外面的人从公路开着汽车进来,到了雪乡,汽车就再没有用武之地了。豆豆住的旅店后面,就是一排马厩和停放雪橇的地方。晚上的时候,马就在四周开放的棚子里面休息,一点儿也不怕夜晚的寒冷。

 

    雪乡还有另一种象坦克一样的交通工具,说是观光车,其实看上去就是在坦克的底盘上面放一个能坐十几人的面包车。面包车就是普通的车,还真不知道司机是如何用方向盘控制下面的坦克底盘的。雪乡的旁边有一个山峰可以看日出,这样的坦克车可以一直载着游客开到山顶上去。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土豆片:雪屋的窗户就象淘气的眼睛,藏在雪后面偷偷看外面的风景■

 

    说到雪乡的雪屋,那可是到处都是。但是如果只是那种砖墙的房子,或者是整排连在一起的房子,都不算是有特色。真正好看的要数那些松木或者白桦木的房子,独立地站在雪地中间,周围都被厚厚的雪围着,这才是地地道道的雪屋。雪通常有半个房子那么厚,一直堆到窗台。而窗户就象两只淘气的眼睛,藏在雪后面,偷偷地看外面的风景。

 

    雪屋的旁边就可以找到“雪洞”。其实这并不是积雪覆盖的山洞,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马厩,或是一个堆放工具和柴火的棚子。棚子被厚厚的雪覆盖着,雪从棚子的外沿一直垂下来,只留出一个狭窄的出入口,就像钻进山洞一样。不知道这些看上去非常简易的棚子如何能够承受这么多雪的重量。或许是冬天的严寒早已把棚子也冻在一起了,待到春天雪逐渐化去,棚子也就无须承受那么重了。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土豆片:棚子只有一个狭窄的出入口,要想进去就像钻进山洞一样■

 

    雪乡是中国降雪量最大的地方,积雪最深的时候可达两米,一年有七个月的时间在下雪。这里的小气候很特别,到雪乡来的路上积雪并不算厚,只有进了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大门之后,雪才突然厚重起来。豆豆一家在雪乡停留的两天里,雪一直没有停过,不是那种鹅毛大雪,而是一粒一粒的,并不大,却下得非常有,一点儿停的意思也没有。当地人说,一月份来雪乡并不是雪最厚的时候,等到二月底三月初,一整个冬天的雪都积攒起来时,雪乡会更加有特色。

 

    尚未从雪乡返回,豆豆已经开始计划过几年再来雪乡了。从附近的东升林场到雪乡有一条穿越路线,出发的地方海拔400米,要翻过一座1200米的山,最后到达海拔800米的雪乡。等小豆们长大一些,一定要来走一次雪乡穿越!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土豆片:雪乡是中国降雪量最大的地方,积雪最深的时候可达两米■

 

    猜猜看答案:A (马拉雪橇)和C (雪地坦克)。

 

【豆家故事】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雪乡的消费并不便宜,玩一个小时雪圈也要近百元。但是豆豆一家在雪乡村落的尽头发现了一处便宜而且刺激的雪圈可以玩儿。雪道是天然的,就在一片没有树木的山坡上。由于速度很快,为了防止冲出雪道,两侧都用雪堆起了雪墙。越靠近雪道下面的地方,两侧的雪墙就越高。有时候,雪圈要在雪墙上转半圈再下来,还带起了雪雾扑面而来,几乎把豆豆的眼镜片全糊住了。

 

    雪圈是大轮胎做的,滑下来之后就要自己再辛苦地拖着它走上坡回到起点去。坡很陡,特别是靠近出发地的那一段,大人拉一个雪圈上去,也要气喘吁吁了,如果同时拉两个,旁边看管雪场的人就会提醒说这样很危险。但是小豆们居然也有力气自己拉个雪圈上来,只在最后一小段时需要大人的帮忙。看来好玩的东西真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到了起点处,依然没有一个平坦的地方可以落脚,所以拉着雪圈的手千万不能松开,否则雪圈就自己滑下去了。这时,需要一个人拉着雪圈 (站稳了,否则会被雪圈拉个跟头),另一个坐上去,一松手,雪圈就立刻自己飞快地滑下去了,根本不需要人推。

 

    从房东家出来,我们借了个小雪爬犁,一路上拉着玩着走到了村边玩雪圈的地方。坡下面的看管雪圈游戏的老乡爽快地答应帮我们看着爬犁,可是玩够了出来时,却发现爬犁不见了!老乡说大概是谁顺手拉走了,谁也犯不上把那么大一个东西拉回家去,所以建议我们在村里找找。可若是找不到,我们就需要赔房东一两百元了。这位老乡也觉得东西没看住有些抱歉,于是在雪圈项目上痛快地打了折扣,五个人玩了一个多小时总共才收五十元,真是前所未有的便宜。离开雪圈场地之后,我们焦急地寻找着丢失的爬犁,走了也就一百多米远,就看见我们的爬犁真的就在路边的一个灌木丛里躺着呢,真是个意外的惊喜。

 

    雪圈玩得爽透了,爬犁又失而复得,午饭吃得特别香。J

 

【土豆藏票】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