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忍受了分离,却接受不了欺骗

(2010-03-24 11:36:59)
标签:

齐婉热线

家庭

婚姻

女人

情感

     采访人:韵 如
   倾诉者:林 月,39岁

采访背景
  人之所以能够忍耐、等候,是因为有一个美好的盼望,有一个坚定信念的支撑。正像农夫,撒种之后,等待春风秋雨,盼望辛劳的果实。林月说自己与先生之所以能保持十几年的两地分居婚姻,靠的就是“只要有爱情,距离不是问题”的强大信念支撑。但当距离终于不再是问题,她才发现他们却已适应不了相聚,更可怕的是,她发现一直支撑自己的信念不过是一场“骗局”,她感觉自己被彻底地戏弄了……
   结婚分居两地我们成了周末夫妻
  我和方刚高中就是同学。方刚从那时就喜欢我,但我一心准备考大学,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然后我们俩双双被北大录取。荡漾着浪漫的未名湖畔,我们的爱情在书香中渐渐浓厚。方刚不止一次跟我求婚。但是,大学毕业,我们的爱情却要迎接分离的考验。
  毕业时,我被分回家乡城市,而方刚分到了济南。如果结婚,我们只能两地分居。当时,我很犹豫。而方刚却说,分居算什么,牛郎织女离得更远,不照样情深意笃,何况,工作还可以想法调动。我特感动。但是,我当时忽略了,牛郎织女不过是人们心中美丽的传说而已。
  

http://paper.dzwww.com/qlwb/data/20100314/7867343C3437/images/16.jpg

 我们一毕业就结婚了,成了当时很时髦的周末夫妻。每周五我早点下班坐长途车到济南,在长途汽车站已经稀疏的灯光下有他翘首以盼的身影。每次扑到他怀里时,我所有旅途的疲劳和工作的辛苦都似乎烟消云散了。长别的小聚,使我们避免了寻常夫妻油盐酱醋的磨合,一直停留在珍惜和满足的状态中。
   相聚再分离,我一人承受怀孕生子的孤独
  四年不知不觉过去了,1997年8月份,我苦盼已久的调动函终于批下来了。我到济南与方刚团聚时,迎接我的除了他深情一吻,还有他的停薪留职证明。方刚考上了北大研究生,9月就要准备入学了。我们那一代人把事业看得比家庭更重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相聚只有不到一个月了。
  在四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我用最短的时间铺陈出了一个温馨的小家。我们把一切相守的时间都用来表达情感,然而在那有些夸张的幸福下面,却有我恍恍然的失落。多少次梦里相聚,如今美梦成真,却只有片刻又要重回梦乡,这种不甘只能在更好的生活面前,隐忍成一滴滴泪水,在他睡着后,悄悄洒在枕边。
   9月,他去了北京。因他没了收入,再加上上学,费用多了,我们的相聚压缩成了一月一次。就在我踌躇满志着好好工作,多挣钱时,却迎来了凶猛的妊娠反应。
  电话那头的他高兴得像个孩子,而我却只能独自面对初孕的种种不适。刚怀孕时口特刁,就想吃刺激的东西。那时济南刚开肯德基不久,我特想吃个辣汉堡。然而都走到门口了,我却觉得自己太奢侈了,于是,吞了几下口水,又掉头走了。然而,想吃些刺激东西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走到家门口附近时,忽然看到了“凉皮”,我想也没想,就冲了过去,要了一份,放了一勺辣椒,然后唏嘘着一口气吃完,才感觉心满意足。然而刚走到家门口,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刚吃的那些又全吐了出来,没消化的辣椒刺激得我鼻涕眼泪流了满脸。吐完后,我内心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和孤独进了家门,然后就看着老公的照片大哭。
  整个孕期,他不过只陪了我十天左右,我一边要克服孕期不适,一边不断用“你真坚强,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妈妈”来自我钝化。好不容易挨到了预产期,他之前说一定会请假来陪着我生,谁知临时随导师出差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他拜托了一位非常好的哥们来照顾我。我平时活动得多,生产还算顺利,只是生产的虚弱使我一直坚强的意志差点崩溃,没人时,我常常落泪。看着身边那个柔弱的小生命,我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我强行要求妈妈扔下正照看的几个月大的双胞胎小侄来照顾我。有妈妈帮着,我勉强度过了最艰难的月子期。以为方刚放假可以回来帮我了,谁知他又因课题被留在了北京。孩子百日时,妈妈必须得回家了,我只能强颜欢笑送她走。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方刚比工作时还忙,即使回家,也是关在一个房间里不断地写呀、看呀的。对家里的事,通常都是一句“辛苦了,老婆,等我毕了业,你就轻松了”。
   再次相聚他却提出了离婚
  千等万盼的毕业到了,等来的却是方刚马上就要赴美国攻读博士的消息。我当时就有些受不了了,跟他大闹了一场,想起自己结婚以来,常守空房,又独自带着儿子,种种委屈全部涌上心头。方刚久久地抱着我,无言以答。后来,他很歉疚地对我说:“你对我的支持我永记心间,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只能请你再理解我一次。”我只好选择了理解。
  之前好歹还在国内,方刚于我,就像一只风筝,不管飞得多远,风筝线始终在我手里。而方刚一出国,我忽然感觉这根线断了,我在视野里使劲寻找,却连黑点那么大的痕迹都不见了。我心里有隐隐的不安。独自带孩子的困难,方刚或许永远无法体会。孩子渐渐大了,虽然他知道自己有爸爸,但是几乎没有对于爸爸实体的感受。有一次,我带着他去公园玩,正看到有对父母领着个和他差不多的孩子在前面走,走着走着,父母手一抬,把小男孩拉得双脚离地,打了几下秋千,一家人笑得把树上的小鸟都惊飞了。儿子出神地看着这一幕,然后问我“我爸爸的手大不大?”我当时眼圈就红了。
  五年间,方刚只回国过一次,行程还安排得满满的。他毕业后在国外一家知名公司找到了工作,他说有了国外工作经验,回国后起步更方便。我们的联系,基本依赖于电邮或MSN,但他似乎很忙,我们能交流的内容多限于汇报近况。还有,或是分离太久的原因,于他,我总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像一条地表并不明显的裂缝,其实下面却因为地壳的运动已成鸿沟,就差一场轰轰烈烈的外界刺激,打碎这种表面的假象。每想到这些,我都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方刚终于回国了,在上海一家国际公司觅得了满意的职位。上岗前,他有三个月休假。他来济南时,看着这个已经脱胎换骨的成熟男人,我竟不知如何跟他打招呼。儿子缩在我身后,怎么拽也不出来。方刚很尴尬,只得把一大箱礼物铺满了客厅。
  这三个月是我们十二年分离后最长的一次相聚,然而我们却感觉彼此无比遥远。他常欲言又止,我也不知说什么,他想亲近一下儿子,儿子却会一下子弹开。谁说爱情可以超越时空,原来亲情都无法消弭时空的痕迹。
  在第三个月来临时,方刚跟我提出了离婚,理由是距离产生距离,前一个距离是空间的,后一个距离是心灵的。很奇怪,我却没有哭也不愿闹,我只是没答应。方刚说,家里的财产全归我,加上他从美国带来一百万也给我,他要赤手空拳,从头开始。然后回上海了。
  我想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从前的种种回忆不断涌上心头,但是回忆里却几乎没他的影子。是啊,每一次深刻的喜乐或者悲伤都很少有他的参与,我跟他,的确已没什么关系了。于是,我同意离婚了。
   感觉被骗,人生成闹剧
  我平静地开始了单亲母亲的生活。方刚偶尔会和我联系,一般是为了儿子。我们会聊聊,像一对普通朋友。两年前,他告诉我他结婚了,对象也是留美的。
  之后,有一次,我出差去上海,他和妻子请我吃饭。席间看着他年轻时尚的妻子,我感觉非常眼熟,忽然想起,她曾在当年方刚惟一的一次回国时同行,当时,方刚介绍是同事。时间似乎一下子碰撞出了火花,我的意识前所未有地清醒。我问方刚我的记忆对不对,方刚有些闪躲地默认了,他的妻子也似乎很不自在。我忽然意识到,他们的恋情早就开始了,早到了我们的婚姻中。十几年的点点滴滴如一个巨浪般打来,我忽然感觉我那些孤独的泪水不过是在为人家的幸福做嫁衣裳而已。我端起桌上的一盆汤,照着方刚的头浇了下去,然后甩了一句“我不会饶了你”就扬长而去。
  我可以接受感情没了而离婚,但不能接受我在对婚姻充满希望时他却另觅新欢。我觉得自己被彻彻底底欺骗了,这种感觉使我的人生像一场闹剧,别人都在看我的笑话,我却还在那里深情地入戏。我开始展开我的“报复”计划。我给方刚公司上层写信,揭露他的欺骗行为,我知道美国人挺注重家庭观念的。果然,他请好朋友给我做工作,并承诺要再拿出一笔钱补偿我。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无法泄愤。我晚上失眠,就会打通他家电话,或他的手机,而他或他妻子一接听,我却不说话,然后又挂掉,让他们心里不得安生。类似的事情我几乎是情不自禁在做,我觉得只要他们痛苦,我就可以解脱。的确,各方消息反馈,他们很痛苦,但是,我却并没解脱。相反,这两年来,我老了很多。我之所以来倾诉,也是希望得到解脱!
   主持人的话
  林月来寻求解脱,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世间事情总在转化,所谓的“否泰”,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而已。而转化的开始源自人心的启动。所以不论有多难,只要想开始,解脱这个过程就已经在进行了。在林月的婚姻中,她和方刚的感情因为时空,而越来越淡到无,所以到离婚时,林月在情感上并没太多痛苦。也就是说,或许林月在当初选择一个人支撑家庭时,是出于情感的原因,但到了最后,她已接受了物是人非的现状。因为接受,所以没有痛苦。另外我们抛开道德的评判,仅从情感论,方刚或许也是如此,当他与林月的情感渐趋淡薄之时,与另一个女人产生些情愫也属自然。在他回家之后,并没立即提出离婚,还做出一些努力融入家庭,可见他并非蓄意欺骗林月,只是多了些确认而已。而他的第二次婚姻是在离婚后两年才开始的。如此看来,欺骗一说便不攻自破。对于林月,希望她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事,一种是老天爷管的事,比如天气,一种是他人的事,包括一切我们自身之外的人,还有一种是自己的事。除了第三种,前两种不论做何改变,我们都只有接受,不是委屈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接受,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与林月共勉。

 

“齐婉热线”http://blog.sina.com.cn/sdqiwan是《齐鲁晚报.青未了》的周日情感倾诉栏目,在这里读者可以倾诉自己的心声,同时,您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和遇到的问题写信到邮箱:qiwan557@163.com通过专家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帮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倾诉咨询QQ: 8102369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