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愚 孝 ”让我的生活凌乱不堪

(2010-01-24 06:46:05)
标签:

情感

采访人:清清小雅
  倾诉者:舒兰(化名) 女 32岁 公务员

采访背景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子女最基本的义务。但舒兰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孝顺另一个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将孝心变成对父母毫无原则的顺从,就会成为“愚孝”,尤其在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后,生活的重心就应该有所改变。孝顺是美德,但愚孝在任何年代都是不可取的……
      弟弟出生后,我被母亲送到了奶奶和姥姥家
   前几天,我和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原因是母亲让我给弟弟偿还5万多元的赌债,我毅然决然拒绝了母亲的要求,我又不是提款机,为什么他一有事,就得我为他埋单。这下惹怒了母亲,我这个从小就听话的乖乖女,怎么突然学会了反抗,在她眼中,这就是不孝顺。母亲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看她气得浑身哆嗦的样子,我内心也不好受,可走到今天这一步能怨谁呢?
   弟弟一点也不懂事不独立,都27岁当父亲的人了,丝毫没有承担起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角色。从小母亲就经常对我说,要疼爱弟弟,要保护好他。我不用多说,大家也能猜到,弟弟的出生,母亲将对我们姐弟的爱,已经严重倾斜到另一方。我倒不是埋怨母亲偏心,但她重男轻女的思想,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在母亲眼里,女儿将来总是一盆泼出去的水,唯有儿子才是养老送终的贴心人。
   我五岁那年,弟弟出生,母亲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弟弟身上。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弟弟,母亲将我送到奶奶和姥姥家。从幼儿园到上初中这段比较重要的成长时期,我就像一个圆滚滚的小皮球,今天被奶奶接走,明天再被姥姥领回,总之很少回自己的家,只有逢年过节,我才被母亲像客人一样接回去。虽说奶奶和姥姥对我很亲,但总感觉这种亲永远比不上母亲的那分爱厚重。从小我就总问她们:“我是不是捡来的呀?为什么弟弟能和母亲在一起,我就不行?”刚上初中那年,奶奶和姥姥相继去世,我才彻底回到母亲的身边。母亲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相当严厉,反而对弟弟却很放松。母亲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是“女儿家就得知书达理,有教养,男孩子嘛,终归是粗犷一点的好。”
   我和母亲没有那种母女之间非常亲昵的感情,我几乎不曾在她面前撒娇任性。记得初二那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野外夏令营,走了半个月左右。回到家正好看见母亲在院子里坐着和弟弟乘凉,当时我的心情非常高兴,特别想把夏令营的开心事说给母亲听。我放下背包,走上前就搂住母亲的脖子,想和她亲昵一下。可母亲打了一下我的手,有点不耐烦地说:“天这么热,别往我身上腻歪。”而此时弟弟却在母亲身上紧紧依偎着。知道母亲是无心的,但这个细节让我从此对她不再有任何亲昵的念头。人家都说女儿是娘最贴身的小棉袄,可我对母亲的感情好像总有一条看不见的沟壑在前面横亘,无法和母亲产生那种水乳交融的心心相印。
   母亲对弟弟毫无原则的保护已成为一种扭曲的溺爱
   和母亲无形的隔阂,让我对她非常尊敬,这尊敬里有女儿对母亲的孝顺,更有一份客套的敬畏,在母亲眼中我就是一个听话的乖乖女。我结婚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体会到了做母亲的复杂心境,所以对母亲的顺也就没了原则,在心底还有一个说不清的期待,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孝顺能让母亲重视我。
   母亲还有一个观念,就是认为我也应该和她一样无偿地疼爱弟弟。其实我非常爱弟弟,虽然有时也嫉妒他得到的爱比我多,但做姐姐那种天然的母性,我给弟弟的呵护并不次于父母的爱。但我看不惯母亲对弟弟毫无原则的保护,这种爱已经成了扭曲的放纵。我和母亲之间产生的许多分歧也是因为弟弟。弟弟中专毕业,以他的学历想找一份既轻松又薪水高的工作显然不现实。弟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个人开的家具店上班,送货上门,有时要给雇主搬家具,但弟弟嫌这份工作辛苦。当时我已经上班成家。母亲来找我,说:“你是公务员,总有点办法,给你弟弟找一份比较舒适的工作。”现在就业形势如此艰难,谁还敢挑三拣四去选工作呢,但考虑到母亲的感受,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我托同学的关系,给弟弟找了一份汽车修理行的工作,这个工作最适合弟弟,他喜欢玩车,不仅能挣工资,还能学修车的手艺。可是上班没半年,弟弟辞职了,问他原因,他说,每天在车底下钻来蹭去的,太脏,而且还要看老板的脸色。看见弟弟不成器的样子,我生气地跟他说:“有好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你还嫌脏,你想让家人养你一辈子啊?”见我训斥弟弟,母亲不乐意了,说了一句“你是他姐姐,你不该管他吗?”为了不让母亲生气,少操心,我让弟弟去了老公开的厂子上班。老公有个小厂子,雇了七八个工人,其实弟弟去上班就是多余的,没办法,谁让我有这么个少爷一样的弟弟呢。弟弟主要工作就是给老公开车或者出去跑业务,有老公管着他,还能安稳做点事。至今,弟弟也一直跟着老公打工。
   弟弟25岁那年结的婚,他的要求是买一套房子,买一辆车,买房子的要求无可厚非,但不理解他为什么要买车。问他理由,他竟然说:“人家都有私家车,就我没有。”“你考虑过家中的经济条件吗?你姐夫的车你成天开着,况且你也用不着私家车。”我的劝慰弟弟根本听不进去,反而任性地对我说:“姐姐,不是有你嘛,姐夫是生意人,你的工资也高,就一个弟弟,你就忍心让我那么寒酸地结婚吗?”这样的话也能说出来,可见弟弟的不懂事。母亲却在一旁帮腔:“舒兰,就给你弟弟买吧,你们不帮他,谁帮他呀?”母亲的话让我心里真的不舒服,我们的钱不也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吗?
   起初我没答应母亲的要求,但架不住她天天在我面前哭闹,看见母亲伤心的样子,我既难受又无奈。老公也一起劝我,咱就多掏点,都是一家人,干吗整天闹别扭?在这点上,老公真的很宽容,要是换做他人,谁能容忍这样的要求呢?做姐姐的也没义务为弟弟什么都大包大揽的。为了不让母亲难过,最终房子和车的钱还是我和老公出了大头,我真舍不得让父母把养老的积蓄全搭进去。
   我终于意识到,对母亲一味顺从是一种不理智的愚孝
   去年的金融危机,老公的生意也受了影响,为了减少开销,老公想精简工人,其中也包括弟弟。我给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母亲坚决不同意,厉声质问我:“让你弟弟喝西北风去吗?怎么这么心狠,你过得比他强,就得多管他。”“妈,你替我们考虑过没有,生意要是运转不开,谁帮我们呢?” “我不管,要是想气死你老妈,有本事就把你弟弟赶出去。”说实话,听到母亲这句话,我心寒极了,我不奢望她能一碗水端平,但也得为我们的生活考虑一下吧。
   这件事还没过去,弟弟又开始添乱了,不知什么时候,弟弟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起初,母亲瞒着我,弟弟只要输掉钱,她就偷偷给垫上。想不到弟弟赌博的瘾越来越大,直到欠了5万多元的赌债,母亲才告诉我事情的真相,而且还提出让我和老公帮助还债的要求。我真拿这个弟弟没办法了,弟媳妇已经怀孕8个月,在家准备待产,也没工作,弟弟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家庭和他的处境。
   回到家我左思右想,自己对母亲的孝顺仿佛是在一味迎合她的心愿。不论弟弟有怎样的要求,我这个当姐姐的就得满足他,稍有不如意,母亲就会用忤逆不孝来斥责我。在老公生意上和我工作遇到难题时,母亲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总认为我们过得比弟弟好,即使有困难也是微不足道的。对弟弟的帮助,在母亲眼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这一次我说什么也不能答应母亲的无理要求了,假如再继续这样顺从母亲,弟弟永远成不了气候,甚至会闯更大的祸。
   将弟弟赌博的事情告诉老公,老公只说了一句:“我们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眼看女儿就要上学了,也得为我们的孩子着想吧,不能总是毫无原则地帮衬别人。”这句话不软不硬,但也让我明白了老公内心的为难之处。一个人结了婚,的确应该让自己的家庭和娘家的生活,有主次之分,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怎么有能力让家人跟着幸福呢?
   母亲见我这次铁了心不帮弟弟,她除了哭,就是在我和老公面前发牢骚,训斥我俩不孝顺,没有手足之情。话说到这份儿上,我真有点急了,对着母亲大声哭喊道:“我没有手足之情?他结婚的费用是谁给的?他每次有事谁在帮助他?那是你的儿子,我没有义务去‘孝敬’他,你可以偏袒弟弟,但不要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我,我只是他的姐姐。”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和母亲高声说过话,这一次的哭喊争吵,将我和母亲的关系愈加推上了冰山的巅峰。
   这段时间母亲几乎不理我,5万多元的赌债我也没再过问,不管有怎样的后果,都让弟弟自己去承担吧。我一直对母亲说,对弟弟过分的庇护不是爱,是在害他,但母亲听不进去,在她眼中,儿子的一切就是她全部的生命,我这个做女儿的,只是她的一个帮手而已。
   专栏作家连岳有一句关于孝顺的话语非常有道理,他说:“父母的祝福收下,他们不合理的干涉可以完全不理睬,一个真正孝顺的人,要有勇气制止父母的错误不让其放大。”我现在“狠心”的做法似乎正在体验这句话的真谛,估计在母亲眼中我真的是大逆不道了。从懂事以后,我就希望自己用乖巧孝顺来赢得母亲的赞赏和重视,但事与愿违,温暖的亲情是需要双方相互靠近的,有时候单方面一味地讨好迎合,反而会让亲情更加寒冷砭骨。

 

主持人的话:


   当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在成家以后,就应该对自己的小家庭和原有的家庭,有一个主次先后之分。假如次序颠倒了,只会给双方面的家庭都带来不愉快。正如舒兰的心境,用孝顺来赢取母亲的重视,显然是不可取的,况且重男轻女在有些父母心中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心结,这是无法改变的一种观念。其实孝顺也是有原则的,在《十三经注疏》中有一句“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可见面对父母本身的错误不去纠正,反而一味迎合,这已经是不孝。凡事都应有原则,孝顺也是如此,反哺之情的美德是高尚的,但愚孝就成了伤害的利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