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深深深几许
七月初,俊辉大哥带我一同去拜访了贺绪林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贺老师。贺老师平易随和,进门时便有此感,去之前,心里老想着见到贺老师后该说些什么,心中不时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而感到发慌。到了贺老师的住处后,轻轻敲了几下门,贺老师便开了门,那会儿,我还微微有些紧张,鼻翼上有些冒汗,不想贺老师朝着我的那一个微笑就将我所有的慌张情绪赶上了九霄。
其实,我知道贺老师的时间并不长,尽管我曾经看过由他的小说《兔儿岭》所改编成的《关中匪事》,我记得我将这部电视剧看了不下两遍,然而那时候我却并不知道它的作者就是贺绪林老师。也许很多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记住了电视剧的名字,可有几个人知道作者呢?想到这些,不仅感慨万千。也正因此,我突然悟到,真正写作者的姿态一定是孤独的、含蓄的,是隐藏在那些色彩浓厚的烟云后面的。作家是孤独的水,是孤独的影子。
那天与贺老师聊了不少的文学话题,贺老师说话硬朗,尤其是他的笑容,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毕竟是晚辈,可我并没有隔阂的感觉,相反,在我说话时,贺老师不时朝我微微一笑,我的心情更是放松了起来,说话也大胆了,不一会,就说了不少的话。话多理应遭人嫌,贺老师却还送了我本他的散文集《生命的浅唱》,我拿起来赶快翻了翻,看到里面不少文章是十几年前写的,心中不禁大喜,想想七月也有得书读了,顿觉神清气爽,有种飘飘欲仙之感。
书的扉页贺老师题签有“范墩子存正贺绪林乙未年仲夏”字样,这样一来,书更有了收藏价值。《生命的浅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二〇〇八年七月第一版,浅绿色封面,素雅清朗,内页微微发黄,摸起来手感极好。全书共有六辑,依次为:含泪而歌、旧影回眸、守望家园、心语低诉、人生况味、闲言碎语,并录代序《寻梦》和后记两篇。
在代序《寻梦》里,贺老师这样写自己的写作历程:“少年时代我有过许多彩色的梦想,唯独没有想到要去写书当作家,是命运之神把我逼上了梁山,今生今世与笔墨相伴。”这是序言里面的第一句话,读此,联系贺老师的苦难经历,心中震惊的同时,又不禁有些酸楚。这本书读完,感觉自己有许多话想说,可当我静下来想写的时候,很多的感触却渐渐远离了我。我明白,这种伤痛的感触,只能隐藏在某个地方,只能安放在心灵的最深处。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觉得贺老师是位硬汉,他可亲的微笑背后,深藏了多少坚强的力量。这是浅唱,是一株小草的浅唱,是那株在风中微微摆动同时又用生命在浅唱的小草。这是一本用血和泪写成的书,这本书,不需要摆放在那些最显眼的地方,因为它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它的歌,是唱给自己听的,是唱给那些灵魂需要安抚的人听的。
你听:“我知道自己是汪洋中的一条破船,只要在风浪中不沉没就应该知足,也许这条破船会劈风斩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201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