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成都宽窄巷子(一)
“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是青砖黛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名城保护街区和古建。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清朝时居住在满城内的只有满蒙八旗,汉人是不入内居住的。辛亥革命后,清朝总督赵尔丰交出政权,随后少城城墙被拆除,一些达官贵人来此辟公馆、建民宅,于右任、田颂尧、李家钰、杨森、刘文辉等先后定居在这里,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民国初年还正式下文,把“胡同”改称“巷子”。在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的一次城市勘测中,将宽一点的巷子标注为“宽巷子”,窄一点的巷子标为“窄巷子”,有井的那条巷子就是“井巷子”了。
2005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在保存老成都真建筑的基础上,最终打造成为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中。
2008年6月14日,“宽窄巷子”作为“5.12”大地震后,成都旅游恢复的标志性事件向公众正式开放。
2009年4月28日,我第一次来到宽窄巷子,和姐、姐夫及姪女一起,初识了这一成都名片的古朴风光。当时宽窄巷子正式开放不到一年,名气不是很大,因此游人不是很多,使我们能尽情在宽、窄、井巷子中穿梭纵横,信步游玩,真切地感受了宽窄巷子历史的久远和沉淀。
照片拍摄于200904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