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寺是成都著名的古寺,位于成都中心地区,离春熙路不远,与太古里相邻。大慈寺坐北朝南,前为糠市街北口,后为蜀都大道大慈寺路,是一座历史悠久,初期规模宏大,高僧辈出,文化沉淀丰厚的中国名刹,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历史上几经毁损、重建,现存诸殿为清顺治至同治年间陆续重建的。
大慈寺是一个有不少典故的惮林。
宋代普济所著《五灯会元》所载,印度僧人千岁宝掌禅师“魏、晋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推算,当为公元3至4世纪之间,大慈寺距今应有1600年以上历史。
1400年前,唐代名僧玄奘在大慈寺受戒,皈依佛门,并精进学修,设坛讲经,盛极一時。后从成都大慈寺出发,经三峡绕道赴长安,开始了他西天取经的行程。
1200年前,唐玄宗李隆基避祸安史之乱时,为彰显该寺僧人英干在成都街头施粥,救济苍生,为国祈福,特为该寺题写《大聖慈寺》匾额,大慈寺随后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正是有此御书匾额,在唐武宗全国灭佛之际,成都其它佛寺均遭剷灭,而独留大慈寺,躲过一刼。
900年前,一代文豪苏东坡与其弟苏辙同游大慈寺时,对寺中唐佛画大师卢楞伽的作品倍加赞赏,称其在大慈寺所绘壁画“精妙冠世”。
2017年10月14日,我们再次来到大慈寺游览。大慈寺周边变化真大,太古里的人流如织,新的商圈也已形成。大慈寺在周边林立的高楼之中,显得有点压抑,但古寺就是古寺,进寺拜访和做佛亊的信男信女却大大多了起来。小学艺术班(课)的儿童们也来到大慈寺写生,追索和绘制中华文明的古远。
就是这次在大慈寺的游览,我们认识了有毒而神秘的曼陀罗花。(详见我的博文《初识曼陀罗花》。)
2010年3月5日及2012年5月12日,我们曾二次游览大慈寺,当时该寺内外十分冷清,周边、特别是南门外呈现了闹市中的一片寂静。
有关资料和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