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多瓦清真寺是世界遗产《科尔多瓦历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科尔多瓦历史中心》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名录编号:313号。(1994年扩大范围)
遗产委员会评价:公元8世纪,摩尔人占领了西班牙,于是科尔多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在这段全盛时期中,城中建起了300多座清真寺,数不清的宫殿和公共建筑。当时,科尔多瓦可与君士坦丁堡、大马士革和巴格达的辉煌繁荣相媲美。公元13世纪,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德三世时期,科尔多瓦大清真寺被改建成大教堂,一些新的防御性建筑也修建了起来,特别著名的有基督教国王城堡和卡拉奥拉高塔要塞。(下面四图来自网络)
科尔多瓦清真寺位于西班牙南部古城科尔多瓦市内,具有摩尔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风格,是西班牙伊斯兰教最大的神圣建筑之一。
公元785年,白衣大食王国国王拉赫曼一世欲使科尔多瓦成为与东方匹敌的伟大的宗教中心,在罗马神庙和西哥特式教堂的遗址上修建了这个请真寺。历经扩建,到公元1236年,该寺院面积比初建时扩大了2倍,一次可容纳2万名信徒从事宗教活动。西班牙占领科尔多瓦后,公元1236年后改为天主教堂。公元16世纪初,在改建中,正殿中的石柱和栱门三分之一被毁,从中建起了文艺复兴式的大教堂,包括主教堂、王家小礼拜堂、唱诗班等几部分。唱诗班的椅子全是带有豪华巴洛克雕饰的工艺品,两个讲道台是用桃花心木、大理石、碧玉等镶嵌而成。公元18世纪时,因对原存的珍贵建筑过多的破坏,引起了卡洛斯五世的不满,并及时制止,这座伊斯兰清真寺才得以保留至今,还因此成为一座使伊斯兰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并存的特殊建筑物,成为西班牙最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各地游人。
留存的伊斯兰清真寺的石柱及石柱上的栱门的确很有特色:
已攺成的基督教王家礼拜堂富丽豪华,金碧辉煌:
宣礼楼是清真寺最高建筑,是一尖顶状塔楼,现在的形状是18世纪时,基督教徒把宣礼楼在原址上改建成的巴洛克风格的钟塔:
《科尔多瓦历史中心》除清真寺外,这项遗产包含的项目如罗马桥、基督教国王城堡就在科尔多瓦清真寺附近,罗马桥就在这高高的纪念碑后面,近在咫尺,但因未列入旅游行程而错过了。行前功课做得还不夠。
有关资料和图片来自网络。
部分照片来自同团游友於文和小吴拍摄并在群内交流的照片,顺致谢意。
照片拍摄于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