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挡案馆》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遗产大会上,以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名录编号:383号。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塞维利亚中心的三座建筑-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共同组成了非凡的古建筑群。大教堂和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248年至公元16世纪间收复领土的时期,这两个建筑受到了摩尔人的影响。同时它们也是阿尔默哈德文明和信奉基督教的安达卢西亚文明的历史见证。西拉尔达大寺院是阿尔默哈德时代的建筑杰作,在它旁边是塞维利亚大教堂。该教堂共有五个大殿,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内存放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棺墓。西印度群岛档案馆由一个拍卖厅改建而成,馆中存放着早期殖民者发现美洲时的宝贵档案文献。(前两图来自网络,后三图依次为大教堂、城堡、档案馆。)
2018年4月19日,我们游览了这三个古建筑物。按行程计划安排,塞维利亚大教堂仅是外观,而城堡和档案馆未作安排,我们是就近就便地了解了它们的外部建构。
一,塞维利亚大教堂(主教座堂):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第三(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和巴西巴西利亚大教堂。)、西班牙第一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在7世纪的大清真寺的基础上建立,保留了著名的吉拉达尖塔,其历史可上朔至16世纪。教堂内的阿尔布鲁西奥内斯庭院和宽恕门也是古老清真寺的一部分。当费尔南多三世在1248年征服塞维利亚城时,清真寺变成了基督大教堂。它的建筑时期经历了穆徳哈尔、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等各个时期、以及最后试图结束上述所有风格的简单纯净建筑期。
吉拉达塔:原为清真寺的宣礼塔,是伊斯兰教寺院建筑中现遗存的一部分,16世纪改建成教堂钟楼,并加高至98米。塔墙面上有阿拉伯艺术特色的花纹图案,塔顶是装有25口大钟的钟楼和一尊象征信仰的塑像,塑像举着一面半掩的的旗帜,重达450公斤,实为一风向标,有一复制品在王子之门:
王子之门:大教堂正门,门口有吉拉达塔塔顶圣女塑象的复制品:
哥伦布的棺墓在大教堂内,还是用网络上的图片来看看教堂内的一些景象:
胜利广场:也称圣女广场,位于大教堂王子之门、城堡和档案馆之间:
城堡建于罗马人统治时期,塞维利亚著名古建筑之一。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摩尔人)入侵塞维利亚,其首领看中了这座坚固城堡,便作为寓所占用。西班牙国王彼德罗一世收复塞维利亚后,在14世纪对城堡进行了大规模改建:
档案馆最早是由胡安·德埃雷拉于1572年没计的商品交易所,1781年改为公共文献馆。西印度群岛档案馆中最珍贵的就是关于发现、征服新大陆的文献,以及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探险家的手稿、地图等资料:
部分图片采用同旅行团於文和小吴拍摄并在群里交流的照片,顺致谢意!
照片拍摄于2018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