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2017-01-11 06:30:00)
标签:

龙门石窟

图片

旅游

杂谈

分类: 中国世界遗产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00年11月30日将中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The LonMen Grottoes), 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遗产编号:1003号。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之一,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上。因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阙,所以又称“伊阙”,唐代以后多称为龙门了。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石窟始凿于北魏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800余品,佛塔80余座,佛像近十一万尊。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2015年9月8日,我们从洛阳市内酒店出发,坐公交车前往龙门石窟进行了一日游(实际观赏半天)。龙门石窟是国内旅游的热点,我们特意选择错锋的九月上旬,但国内外游客仍然十分拥挤,人流如织。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一,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大约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的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须弥座,左右为大弟子迦叶和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是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和两侧的菩萨合称西方三聖,是佛教净士宗信仰的对象。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2,宾阳三洞:
   “ 宾阳”是迎接初生的太阳的意思。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柘跋宏)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28万余个。后因发生宫廷政变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一所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3,敬善寺:
    敬善寺前室北侧转角有“敬善寺石像铭”而得名。系唐太宗纪国太妃(纪王慎之母)于唐高宗鳞德二年(公元665年)前所开凿。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4,摩崖三佛:
    摩崖三佛龛共七尊造像:三尊坐佛,四尊立佛 。这种造像组合在中国石窟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佛,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佛伩仰,为其登基造势,登基后就自称慈氏(即弥勒)。摩崖三佛龛开凿于这样的历史背景,随着武周政权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停工,而成一组半成品。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5,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壁上,整齐排列每尊仅4厘米的一万五千余尊小佛像而得名。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6,惠简洞:
    惠简洞位于万佛洞南侧,是一个敞口中型洞窟。大唐咸亨四年,西京法海寺僧惠简敬造此窟,故又称“法海寺惠简洞”。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7,莲花洞:
    莲花洞开凿于北魏晚期,因窟顶浮雕有一朶美丽的大莲花而得名。主佛左侧弟子迦叶,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该洞值得一提的是南壁上方仅2厘米的小千佛,为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可惜无人指点,我们未能找到,最后一图来自网络,小千佛可能在里面了。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8,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
    卢舍那大像龛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因为它隶属于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为“奉先寺“。此窟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为此窟曾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工。洞窟长宽各30米,主佛莲座北侧有题记“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佛像,中间主佛就是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该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浪状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一双秀目凝视着下方;高鼻梁,小咀巴,露出祥和笑容;双耳下垂,下颏圆而略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整尊佛像宛如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畏,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有人说佛的面貌是按武则天容貌雕刻的。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矝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壮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群体形象。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9,龙门石窟洞窟之多,艺术造旨之高,使人感叹古人的毅力和功力。历经重重刼难,仍留存如此众多的艺术瑰宝,真是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半天的游览只是走马观花而已,能搜到上述资料,拍到前面的照片,也只是九牛一毛。其它洞窟就概而总之,一并展示所拍照片了。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游-—龙门石窟

    有关资料选自网络。
                                                                                                             照片拍于2015年9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