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匆忙、快速的消费时代,经典,已经成为一种情结。
袅袅香茗,红泥火炉,深夜里还有谁在读经典?
不是没有人想读,而是想读的人太多,但没有去读的理由也太多:缺少时间,缺少情绪,缺少状态与环境,人生的一地鸡毛让人无暇顾及真正的风景。
曾国藩论读书时曾这样说:“且苟能发奋自立,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即清静之地,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时?何必择地?无法静静的阅读,原来是我们的心境出了问题,灵魂变得不再宁静,而漂浮于诱惑的物质世界或各种花花绿绿刺激感官的印刷品的洪流之中。
经典,是静静的,时间的沙粒打在它的身上就象一层尘埃飘过一件精美的青铜。它是宁静的沉思的,只要你的心灵是宁静的,思想是沉思的,就能感受到经典的伟大而神圣、舒缓而温暖。
唯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必须有温热的泪水和幸福的哭泣。
一生精读一些文化大师们的经典名篇,就如同我们自己在与大师们面对面的交谈,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启示和质朴的震撼,使我们能够在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铸造自己的情感世界,关注真正的价值和拥有真正高品质的灵魂生活。
曾记有这样一个寓言,说有一个人走在旷野上,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快捡些脚下的沙土放在衣兜里,明天你就会又高兴又后悔。”这个人迟疑的听从了这个声音,捡了一把沙子放在自己的衣兜里,到了第二天,他真是又兴奋又后悔,高兴的是那些沙子全变成了金子,后悔的是他自己捡了太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