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研究文献汇编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清明上河图 |
《清明上河图》研究资料:
《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东京开封府
一宋朝定都东京开封的历史必然性
二东京新型城市的形成与繁荣
三城市的先进管理制度
四宋元人笔下的东京
第二章清明上河
一说汴河
二东京河市
三漕运与清明
四清明与上河
第三章东京画院与张择端
一东京的画院与画学
二东京人的嗜画之风
三北宋市肆风俗画的勃兴
四张择端其人
第四章画图内容考说(一)
一树木
二市郊菜园
三水井
四说船
第五章画图内容考说(二)
一香药铺
二医药铺
三说饮子
四酒店
五说“解”字招牌
六邸店
七卦肆
八纸马铺
九无字号店铺与摊点
十税务
十一乞丐
十二说猪
第六章关于《清明上河图》本子真伪的争论
一元秘府本非真本说
二《清明易简图》亦与真本无缘
三《石渠宝笈三编》本《清明上河图》应为张择端真本
第七章关于画图所绘的城市、部位与景色
一《清明上河图》所绘城市为东京而非其他
二《清明上河图》所绘为春景而非秋景
三《清明上河图》所画的东京部位问题
第八章关于清明上河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的范围和目的
二《清明上河图》各种图本的价值
三关于史料的考订问题
四急需解决的画本出版问题
五研究清明上河学的意义
附录一:《石渠宝笈三编》关于《清明上河图》之记载
附录二:东京金明池水戏与《金明池争标图》
附录三:《清明上河图》研究论著索引(附《金明池争标图》研究论文索引)
附录四:参考文献
《〈清明上河图〉研究文献汇编》
作者: 辽宁省博物馆 编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07年7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页数: 795
定价: 58
装帧: 平装/16开
ISBN: 9787806019993
序言
马宝杰
(2007年5月20日)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原价:66.00元
作者:杨新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ISBN:9787513403108
字数:
页码:199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是一卷宋人写给生活日记,免去了书籍中可能存在的鲁鱼亥豕,生动且直白。我们需要做的,即是用一整个安静的灵魂去阅读它,并随着历史的笔触,沿着春天的汴河,行而行,且停且走,完成一场历时千年的旅行。
内容提要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对海内外《清明上河图》研究专家的论文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图文并茂的对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点滴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以全新的视角呈现给读者一个走进《清明上河图》的机会。《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不仅有引领读者走入《清明上河图》的美文,细节放大的图版,让读者看到一个更为清晰的《清明上河图》。更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的分析论证,展现给读者一个未曾了解的《清明上河图》,一个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清明上河图》。
目录
一一场春天的旅行
《清明上河图》赞
《清明上河图》的季节
二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的来龙去脉
《清明上河图》的几个版本
三北宋风俗画一真实的汴梁
《清明上河图》与11世纪北宋宫廷绘画
宋代小品风俗画
四你不知道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行脚僧
《清明上河图》为何干汉一胡
从清明节到喜庆日
《清明上河图》新论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2
页数: 420
定价: 26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402194
内容简介:
本书系在2005年《清明上河图》暨宋代风俗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作者进一步修改整理编纂而成。
目录:
杨新:《清明上河图》赞
【英】韦陀:时空当中的旅行——张择端在汴河上的春天之旅
【美】潘安仪:“《清明上河》学”的启示
林木:《清明上河图》研究与中国古典意象艺术体系中的写实传统——从《清明上河图》虹桥与城楼的研究置疑“《清》学”研究方法
彭慧萍:小冰期时代的赤膊者:《清明上河图》的季节论辩与“写实”神话
【美】刘和平:从风格演化到王安石变法:《清明上河图》与11世纪北宋宫廷绘画
【美】乔迅:北宋《清明上河图》卷为何人所画
【美】谢柏轲:一去百斜:复制、变化,及中国界画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英】韦陀: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人物
【美】胡素馨:旅行、视角、潮声——广义图像语境下的《清明上河图》
荣新江:《清明上河图》为何千汉一胡
罗青:手卷思考叙事表意画的美学原则——以《清明上河图》为例
杭侃/宋峰:《清明上河图》再研究
薄松年:关于《清明上河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浅见
康育义:《清明上河图》山水地质学分析
余辉: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的来龙去脉——从张著跋文说起
陈传席:《清明上河图》创作缘起、时间及收藏流传史
【加】曹星原:斯人斯艺何独为项氏所知:向氏家族的荣辱与《清明上河图》
单国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鉴藏印考略
许忠陵:《清明上河图》卷装裱记
杨臣彬:诸本《清明上河图》合考
余辉:从清明节到喜庆日——三幅《清明上河图》之比较
王正华:过眼繁华:晚明城市图、城市观与文化消费的研究
【日】黑田日出男:解读绘画史料的《清明上河图》
杨伯达:关于宋人《大傩图》的正名问题
单国霖:《歌乐图》卷时代及内容考
单国强:宋代小品风俗画
【日】近藤秀实:投向弱者的目光——兼论市隐画家郑颠仙及宋代风俗画发展形式
黄小峰:观风俗——《清明上河图》与中国美术史的叙事
司徒元杰:《清明上河图》第七次出宫——2007年香港展览的策划与意义
【美】姜斐德:西方学者对《清明上河图》的思考研究
【日】板仓圣哲:日本对《清明上河图》研究之状况
杨丽丽:《清明上河图》研究述评
附文:“2005年《清明上河图》暨宋代风俗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
编后记
图版
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解码录
作者:余辉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隐忧与曲谏》力求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解开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内深藏着的层层历史密码。根据宋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献材料,解读金代张著在《清明上河图》后题写的跋文,考证画家的基本生平和儒家思想的文化特质。根据历史文献和相关文物考证,认为画作的创作时间为北宋徽宗朝崇宁年间中后期,该卷的出现应与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本书用模拟航拍制图的方式,"俯瞰"画中的城市结构,发现丝毫对应不了当时的开封地图,确定此图所绘系开封实情而非实景实地,其创作原理是艺术性地概括提炼了开封城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画家出乎寻常地表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蕴含着深藏内心的隐忧,凸现了北宋后期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通过比较张择端在清明节期间目下所见与笔下所取之差异,可见画家以曲谏的方式劝诫徽宗关注社会危机。
《隐忧与曲谏》客观分析了张择端作画的政治文化背景、艺术特性、技法构成和得失及其艺术影响等,比较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明代仇英(款)、清院本的同名长卷,发现后两者表现的思想主题才是"政治清明",揭露时政之弊的曲谏恰恰是张择端之作的精神力量和魅力所在,后引发了本书对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思考。
目录
引言
一从金代张著跋文考起
(一)密州文化与张择端
(二)张择端生平考略
(三)《清明上河图》卷图名的由来
二《清》卷绘制时代考
(一)来自张著跋文的信息
(二)图中的女性衣冠服式
(三)图中的草书苫布
(四)北宋物价的时间特性
(五)私家漕粮入汴
三《清》卷的文化艺术背景
(一)张择端生活的城市环境
(二)北宋哲学、美学思想的引领
(三)长篇叙事化和世俗化的北宋文学艺术引言
一从金代张著跋文考起
(一)密州文化与张择端
(二)张择端生平考略
(三)《清明上河图》卷图名的由来
二《清》卷绘制时代考
(一)来自张著跋文的信息
(二)图中的女性衣冠服式
(三)图中的草书苫布
(四)北宋物价的时间特性
(五)私家漕粮入汴
三《清》卷的文化艺术背景
(一)张择端生活的城市环境
(二)北宋哲学、美学思想的引领
(三)长篇叙事化和世俗化的北宋文学艺术
(四)从尽精微到致广大的北宋绘画
四《清》卷的风格元素和画法
(一)《清》卷的界画之源
(二)《清》卷的人物、鞍马画之源
(三)《清》卷的寒林、坡石之源
(四)张择端的同道画家
(五)《清》卷的艺术超越之处及瑕疵
(六)《清》卷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重观《清》卷之精要
(一)宏观俯瞰新发现
(二)微观细查解密码
六《清》卷所绘地域考辨
(一)汴河小考
(二)拱桥小考
(三)城门小考
(四)街肆杂考
七探考《清》卷反映社会危机的主题性细节
(一)疯狂的惊马
(二)虚设的望火楼
(三)惊悚的船桥险情
(四)严峻的商贾囤粮问题
(五)慵懒的递铺官兵
(六)严酷的党争事件
(七)撤防的城门
(八)沉重的商税
(九)泛滥的酒患
(十)严重侵街的商铺和拥挤的交通
(十一)鲜明的贫富差异
(十二)耐人寻味的结尾
八《清》卷的创作意图和政治环境
(一)张择端选择生活素材的特性
(二)张择端作画的政治环境
(三)《清》卷的缘起和徽宗的态度
(四)《清》卷“神品”之由来
九《清》卷的早期收藏及跋文考
(一)《清》卷的早期收藏经历
(二)《清》卷完整考
(三)三朝跋文内容考释
(四)遗失的邵宝跋文道出《清》卷天机
十三幅《清明上河图》卷之比较及《清》卷
的艺术影响
(一)明本、清院本的画家身份与画面结构
(二)创作主题和观念的不同
(三)城防武备之异同
(四)风俗民情各不相同
(五)绘画风格亦不同
(六)《清》卷的艺术影响
结语
作者介绍
陈彦余辉,1959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1983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就读于薄松年教授门下,1990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陈列与研究工作。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著作有《张萱·周昉》《蓝瑛》《形神兼备·中国人物画》《画史解疑》《画里江山犹胜——百年艺术家族之赵宋家族》《画马两千年》《故宫藏画的故事》《秀骨清像——魏晋南北朝人物画》(故宫出版社,2015)。2009年获首届“中国美术·理论奖”。
臆說《清明上河图》
目录
第一编
一 汴梁的历史。汴梁城“扼吴楚之津梁,据咽喉之要地”
二 开卷得睹当时之盛。东是北宋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
三 徽宗之所以亡国,是由于他“疏斥正士,狎近奸谀”
第二编
四 书画高手。“徽宗独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晴。”
丘 我国各门绘画至宋而尽发,不少画家师法前贤,故画风已变
六 社会生活的丰富场景成了宋代部分面家乐于表现的题材
第三编
七 阅读《清明上河图》,也许能够体昧到画家“忧国忧君”的强烈情感
八 树木、桥梁、舟船、河流、房屋皆槿一宾客一,宾客亦即背景与陪衬
九 “人物位置疏密有致,聚散有理”,是全部景观的灵魂与统帅
十 “壮美之神、磅礴之气、亲切之感,为其无穷魅力的重要体现”
十一 京师杂卖铺,每《上河图》一卷,定价一金,所作大小繁简不同
附录
一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所录有关《清明上河图》之题跋
二 李日华《味水轩日记》所录《清明上河图》跋诗一首
三 重要引用文献
清明上河图的千古奇冤
目录:
解读《清明上河图》千年第一人(代序)
《清明上河图》复制始末
《清明上河图》的千古奇冤
掩埋不住的人类艺术奇迹
《清明上河图》清明节辨
《清明上河图》的三次出行事故
《清明上河图》不容篡改
《清明上河图》的千古之谜
附:《清明上河图》新解
目录:
序 章 谜一样的名画
谜一样的“天下第一奇画”/2
画家张择端/4
每二十三平方公分就有一人的人口密度/8
《清明上河图》的特殊性/9
虹桥在哪里/11
无数的《清明上河图》/13
《清明上河图》佚失的部分/14
五度入宫、四度出宫/15
《清明上河图》“五度入宫、四度出宫”的历史/24
世界的《清明上河图》清单/25
第一章 奇迹的绘画——《清明上河图》
中国美术史的最大发现/31
因为辛亥革命流到东北/35
《清明上河图》因北宋灭亡而流出/42
《金瓶梅》的“亲生父母”是?/45
权力者追求的《清明上河图》/47
清代后再入宫廷/51
从沈阳到北京/53
第二章 散布至全世界的《清明上河图》
世界上的五十件《清明上河图》/63
三大系统的《清明上河图》/65
“苏州片”量产的《清明上河图》/70
最后诞生于世的清院本/74
战后发生的国际真迹争论/80
饶富趣味的论文巨作/85
第三章 美食之都——开封
孙羊正店/92
脚店也有正店的等级/98
宋代的饮食/100
权力阶级崇尚粗食/104
宋代的酒/107
宋代的茶/109
第四章 幸福时代——北宋及大都会开封
“梦幻都市”的记录/119
水运孕育的都市/121
北宋政治及风流天子/127
科学技术的发达/134
九百年后的开封/138
掩埋的开封再现/141
第五章 体验《清明上河图》
享受“都市体验”的画/149
从荒郊野外开始/150
汴河的热闹/156
最高潮——虹桥渡桥/163
桥两边的店面/166
穿过城门的骆驼队伍/179
俯瞰的角度因地而异/190
第六章 现代生活中的《清明上河图》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193
展现最尖端的科技/194
诸多未解之谜/200
来历的趣味/203
结 语/207
参考文献/211